红外线式触摸屏 内容详情
红外线式触摸屏发展前景
 红外线式触摸屏 2018-07-02 16:31:06

  红外线式触摸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美国军方为军事用途而研制。2015年全球红外线式触摸屏出货量近18亿片,同比增长约20%。预计至2017年全球红外线式触摸屏产品出货量有望达到35-40亿片/年。以下是红外线式触摸屏发展前景分析。

  红外线式触摸屏发展前景

  红外线式触摸屏(Infrared Touch Screen Technology)由装在触摸屏外框上的红外线发射与接收感测元件构成,在屏幕表面上,形成红外线探测网,任何触摸物体可改变触点上的红外线而实现触摸屏操作。红外线式触控屏的实现原理与表面声波式触控相似,它使用的是红外线发射与接收感测元件。这些元件在屏幕表面形成红外线探测网,触控操作的物体(比如手指)可以改变触电的红外线,进而被转化成触控的坐标位置而实现操作的响应。在红外线式触控屏上,屏幕的四边排布的电路板装置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对应形成横竖交叉的红外线矩阵。

  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4.32亿部,平板电脑出货量为2.07亿部,智能终端产品的普及带动了触摸屏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15年,全球触摸屏出货量近18亿片,同比增长约20%。预计至2017年,全球触摸屏产品出货量有望达到35-40亿片/年。根据报告大厅的研究报告:2015年,我国触摸屏产量约10亿片,同比增长25%,占全球总产量比例超过50%,初步估算产值可达35-40亿美元。预计2017年,我国触摸屏产业规模可在2014年基础上再翻一番,骨干企业从技术、资金实力上将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全行业年工业产值可达到70亿美元左右。

  长期以来,触摸屏市场处于五彩纷呈的局面,采用不同技术的触摸屏适应了不同的应用环境,红外触摸技术只是其中的一种,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业内人士对红外触摸技术的优势极为钟情,对其不足之处也非常清楚,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进行改进。到目前为止,红外触摸技术已经进入第五代。从其表现出来的一些特性来看,极有可能从各种触摸技术之中脱颖而出,成为触摸屏市场的弄潮儿。

  早期红外触摸屏出现于1992年,分辨率只有32×32。第一代红外触摸技术分辨率低、易受环境干扰而误动作,而且要求在一定的遮光环境中使用。由于这些局限性,致使红外触摸屏一度曾经淡出市场。

  第二代红外触摸屏于1994年推出,分辨率达到64×64,改善了抗光干扰性能,可以适应大多数室内环境。

  第三代红外触摸屏1997年推出,分辨率达到320×240,可以在室外非阳光直射的环境中使用。

  第四代红外触摸屏的主要贡献是提高了分辨率,达到了800×600,于1998年推出。从红外触摸屏的发展历程来看,主要的进步是沿着提高分辨率和对强光干扰环境适应能力两个方面进行的,但基本上没有克服产品寿命短、器件特性参数容易漂移等问题。

  第五代红外触摸屏在性能指标上的改善,足以将触摸屏的应用推向新的水平。原来有些场合不能使用的可以使用了。例如,过去触摸屏在跟踪手指移动轨迹的时候会出现很多断笔,无法用于汉字识别。第五代触摸屏在跟踪手指移动轨迹的时候,精度、平滑度和跟踪速度都可以满足要求。用户的书写可以十分流畅地转换成图像轨迹,完全支持手写识别输入。

  第六代触摸屏为适应windows7系统的要求,已支持多点触摸。

  综上所述,红外线式触摸屏的发展呈现专业化、多媒体化、立体化和大屏幕化等趋势。可以预见,随着红外线式触摸屏技术的迅速发展,红外线式触摸屏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利用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未来,随着人们对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及公共利益的逐渐重视,红外线式触摸屏技术的应用将不仅限于智能电子消费产品,而向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以上是红外线式触摸屏发展前景分析。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红外线式触摸屏相关研究报告
红外线式触摸屏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