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进一步提高,我国护肤品市场增速有望持续保持甚至上市。目前,我国护肤品市场技术特点有本土品牌市占率很低,外资品牌已经进入多年,渠道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
我国护肤品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护肤品行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极富生机活力的产业大军。护肤品市场分析,尽管我国护肤品行业发展迅速,但人均消费量来看,人均消费水平很低,有较大发展空间。
对比海外化妆品市场,我国护肤品市场的发展有很大潜力。我国护肤品市场近五年复合增速(9.1%)远高于全球第一大市场美国(CAGR《3%)和全球第三大市场日本(CAGR《-5%)。五年来,我国人均护肤品消费额从169.8元上升到352.4元,实现翻倍,但仍远不及日、美、韩等海外市场(2017年的人均化妆品消费额分别是我国的4.7倍、4.5倍和4倍)。笔者从时间、对象、功能、销售方式、价格等来分析护肤品市场技术特点:
特点一、按时段分:有日间护肤和夜间护肤等针对性护肤品。
特点二、按对象分:有专门供女同志用的护肤化妆品和男士用的男用护肤品,以及儿童用的儿童护肤品和孕妇专用的孕妇护肤品。
特点三、按功能分:有补水、美白、保湿、控油、抗衰老、敏感肌肤、收缩毛孔、祛黑头、祛斑、消脂专用护肤品。
特点四、按销售方式分:有专业线护肤品和日化线护肤品。
特点五、按价格分:奢侈级、高端级、中高端、开架式。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26467元增长到2017年的33616元,复合年均增长率8.3%;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9430元增长到2017年的12363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9.4%。随着城镇化地不断深入,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的培育,消费升级成为大势所趋。护肤品市场技术特点分析,我国护肤品行业(包括护肤、彩妆、口腔、洗护等大日化范围)市场规模将维持在8%左右的增速,到2021年达到4859亿元。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将赶超美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护肤品市场。
我国护肤品行业属于完全竞争市场,市场化程度最高。国内本土护肤品市场集中度很低,多而不强。国外护肤品公司凭借强大的品牌实力和资本实力,抢占了国内近70%的护肤品市场份额,雄踞国内一线市场的高端护肤品市场。国内护肤品品牌依靠低价及对本土消费习惯的深度把握,主要占据中低端护肤品市场,主要覆盖二三线城市。中国本土护肤品公司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偏小,属于典型大行业、小公司。国内护肤品企业约5000 架,年销售额在5000 万元以下的护肤品生产企业占到市场的90%。而国内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不超过50家,超过10 亿元的只有上海家化、上海伽蓝、韩束、相宜本草等寥寥几家。
综上所述,我国护肤品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国外企业大举进攻国内日化品市场的同时,也为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宝贵经验。未来,在大量新兴本土品牌营销的拉动下,护肤品市场有望进一步提升使用渗透率。以上便是护肤品市场技术特点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