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俗称“长生果”,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属可再生固氮豆科作物,耐贫瘠和干旱,对土地和水分等条件要求低,广泛生长于长江以北、黄淮海流域至我国西部新疆,我国花生过去多用于零食及出口,近十年因花生油龙头企业产业化带动,年产量已达1500万吨,与大豆、菜籽产量已基本持平,并呈逐年增长态势,花生油已成为我国三大食用油品牌之一,下面对花生油行业概况及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后30年来,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和总产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花生平均种植面积7201万亩,占全球花生面积的近21%,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年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的省份有14个,占全国花生种植面积的92%,其中黄淮、东南沿海、长江流域是相对集中的三大主产区,尤其以河南、山东、河北、广东面积较大。
近8年来,我国花生单产水平总体呈小幅增长。200-2006年全国花生平均亩产200公斤,其中2007年达到215公斤的最高纪录,我国花生单产是世界花生平均单产水平的194%。我国花生单位面积收益普遍高于其他油料作物和多数粮食作物,是主产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2000-2007年是我国历史上花生总产量最高的时期,年均总产1435万吨,其中2002年达到1482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同期我国花生总产占全球总产的40.5%,延续了自1993年以来花生总产一直稳居世界首位的局面。由于花生价格不断攀升,2007年全国花生种植业初级产值约870亿元,在国内主要粮棉油作物中跃居第五位,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起到重要作用。
花生油生产近况
近8年来,我国花生油年产量在210~213万吨之间,年均产量为219.4万吨,其中2006年达历史最高纪录。我国花生总产中用于榨油的比例在52.3%--56.0% 之间,平均54.7%,略高于全球花生榨油比例。在我国花生总产中,除榨油外,留种约占8%,出口贸易占7%,其余约30%为食用和食品加工。与2000年相比,2007年我国花生油产量增长了7.5%,略低于同期世界花生油产量(9.3%)的增长比例。我国既是世界花生总产最大的国家,也是花生油产量最大的国家,近8年平均占全球花生油产量的45.1%。
花生油进出口贸易情况
我国是世界花生出口大国,近年来花生出口占全球花生贸易量近50%,居花生出口国首位。但花生出口产品以食用花生为主,花生油出口较少,每年仅数千吨。近年从东南亚和印度花生原料进口有所增长,但花生油进口较少。因此,花生油的生产和消费均以国内为主。
花生油消费情况
我国2000年--2007年的花生油消费量在210~225.6万吨,年均219.8万吨,实际消费量受生产量的影响处于平稳状态,其中以2006年消费量最大(231.5万吨)。近8年来,国内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呈持续增长,从2000年的1352万吨上升到2007年的2440万吨,消费量增长基本来自进口油料。国内花生油产量没有明显增长,也基本没有花生油的进口,所以使其在国内植物油消费中的比重从2001年的15.7%下降到2007年8.9%,凸现出花生油供给的严重不足,甚至影响到部分花生油固定消费群体。
我国花生油加工业现状
目前,我国花生油脂加工企业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湖北、广东、广西,其中山东和河南两省内的花生榨油产能占全国花生加工能力的70%以上。目前主要的花生油脂加工企业包括山东鲁花、青岛长生、青岛嘉里、中粮艾地盟、费县中植等。
2007年以来,国内因为花生油原料偏少,花生油的库存量有余,加上不断以来花生油压榨本钱居高不下,货源紧缺及本钱要素等影响,天下各地的花生油市场价钱呈现了一度的上扬,使国内的食用油市场形成必然的颠簸,不外,在厂家,市场的和谐勤奋下,并没有给市民形成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