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稳定剂已成为塑料助剂的重要类别,全球光稳定剂主要生产厂家约30多家,日本BASF和Addivant产能增长至25000吨,中国宿迁联盛、利安隆达到了20000吨产能,以下是光稳定剂行业现状分析。
2014-2019年期间,全球塑料助剂市场复合年增长率达5%,至2019年达455亿美元。光稳定剂行业分析指出,在2013年,亚太主导塑料助剂市场,所占市场份额超过40%就国家而言,至2019年中国对塑料助剂的消费量在全球居首,至2019年,全球光稳定剂市场消费量达36亿美元。较2014年累计增长29.03%;美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塑料助剂消费国,但在不久的将来预计将被中国超越。
2019年全球光稳定剂消费区域主要分布在美国,西欧及中国,共占全球消费消费量61%,日本消费量占全球6%。光稳定剂行业现状指出,北美,西欧和中国受阻胺类光稳定剂消费量均占比超过紫外线吸收剂消费量,西欧受阻胺类消费占比高达73%,中国受阻胺类消费占比达62%。日本国内紫外线吸收剂消费量达53%,高于受阻胺类光稳定剂消费量。
中国光稳定剂厂商的产品线较为单一,多专注于一类光稳定剂的生产。杭州帝盛凭借技术优势,产品聚焦于高毛利率的紫外线吸收剂,特别是应用最广泛的苯并三氮唑类;宿迁联盛、北京天罡和振兴化工主要以生产受阻胺类为主;利安隆通过收购常山科润和衡水凯亚同时涉足紫外线吸收剂和受阻胺两大类。光稳定剂(特别是紫外线吸收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在国内环保形势趋严和江苏响水爆炸的背景下,启东金美产能利用率低位运行,盐城帝盛长时间停产。
行业竞争格局良好,国内外公司均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光稳定剂行业现状指出,国内生产光稳定剂的公司主要有利安隆、威海金威、天罡助剂、联盛化学等公司。国际生产光稳定剂的公司主要为来自德国、美国、日本、台湾公司,如德国巴斯夫、美国的Addivant、日本的Chemipro、Shipro、ADK、城北化学,台湾的永光化学。
行业产品技术有所突破,国内企业依靠技术突破、高性价比产品逐渐抢占市场,目前国内光稳定剂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有利安隆、宿迁联盛、北京天罡,产能均在2万吨左右,分别占据5%的全球份额,且未来均有扩产计划。生产紫外吸收剂的公司来自德国、中国、日本和台湾,产能差距较小。
预计,随着国内外光稳定剂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新型高效的光稳定剂被开发出来,其技术发展趋势主要包括高分子量化、复合化、低碱性化和反应型。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的作用机理性研究服务于新产品开发,而新产品开发的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的抗老化性能,拓宽其应用范围,以上便是光稳定剂行业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