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上的各种土木工程设施,同时也指修建铁路各阶段所运用的技术。铁路工程最初包括与铁路有关的土木(轨道、路基、桥梁、隧道、站场)、机械(机车、车辆)和信号等工程。那么铁路工程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
目前,在全国客运总量中,公路占绝对优势,但从长远来看,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的作用不容忽视。因为未来经济的发展将以城市和城市群为中心展开,客流的集中度将会有上升的趋势。在经济活跃、客流繁忙的城市群之间修建高速或城际铁路网将有效地满足人们的出行要求。
通过对铁路工程发展趋势分析,“十三五”期间,铁路发展方向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在“四纵四横”高铁主骨架基础上,完善高速铁路网络;二是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优化干 线铁路布局;三是全面推进城际铁路建设;四是统筹协调支线铁路建设;五是加快综合枢纽及 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六是加快实施周边互联互通。“十三五”期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 3.5 万亿元至 3.8 万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约 3 万亿元,建设新线 3 万公里。
自 2004 年至今,我国铁路网 规模增长约 66%,而同期高速公路网规模增长 260%,GDP 增长了 318%,居民消费水平增长 了约 270%,相比之下,铁路发展仍较为缓慢。我国铁路购票仍处在紧张状态,高铁八纵八横 的网络尚未完全成型,相邻城市群之间尚未全部实现高速连接,一些城市群地区城际铁路仍是 空白。由此可见,中国铁路仍然是增和交通运输体系的短板,依然有较大发展空间。
从铁路工程发展趋势来看,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城镇化进程一般 分为三个阶段:城镇人口比例低于 30%时为城镇化初期,城镇人口比例在 30-70%之间为城镇 化加速期,城镇人口比例高于 70%时为城镇化成熟期。我国的城镇化初期为 1949 年至 1996 年,从最初的 10.6%提升至 30.4%,进展较为缓慢。1997 年以后,我国进入城镇化加速期,截 止 2015 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 56.1%,但距离 70%的成熟期依然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国城镇化进程在未来相当成一段时间内依然有足够的动力维持快速发展。
2015 年全国城轨交通完成投资 3,683 亿元,同比增长 27%;在建线路总长 4,448 公里(七 种制式同时在建),可研批复投资累计 26,337 亿元。截至 2016 年 2 月,共有 44 个城市规划获 批,规划规模 4,705 公里。新建、规划线路规模大、投资增长迅速,建设速度持续加快。
现代铁路的列车性能已趋于能源和维护费用的极限。旅客列车的速度受到安全的约束,货物列车的重量也已达到桥梁和线路的活载极限。铁路的软件革命即改进管理与控制,可使铁路的技术设备发挥更高效能。由电子计算机、光导纤维、数字技术构成的信息系统,将改变传统的通信、信号两个领域的关系。
发展的趋势是以计算机联锁,取代目前的电气-机械联锁。另外,自动排列进路,可使密集列车运行作业最优化,并使调度员摆脱人脑速度和能力的限制。在电气化铁路上,采用最高用电量控制技术,即在峰值时,可自动地暂时切断采暖等用电,以保证正常牵引用电。以上便是铁路工程发展趋势的所有分析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