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16年在南京某处共清理出含针头及输液管的医疗废弃物约8.5吨、抗生素类小玻璃瓶约5吨,共约13.5吨,这些医疗废弃物制成的塑料颗粒经过再加工,甚至成为了一些黑心厂家用来生产仿冒知名品牌塑料玩具、餐具等塑料制品的原料。以下是医院废物处理现状的相关信息。
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指出,医疗废物必须由正规处理医疗废弃物的公司来处理,因为医疗废物含有大量传染性病源体,危害性明显高于普通生活垃圾,若管理不严或处置不当,极易赞成对水体、土壤和空气的污染,极易成为传播病毒的源头,造成疫情的扩散。而很多医院贪图便宜,采取这种“省事”的方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
然而我国对医疗废物处理长期重视不够,集中处置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部分危险废物处于低水平综合利用、简单贮存或直接排放状态。特此小编为大家列举了一些医院废物处理现状:
由于缺乏监管力度,管理不严等问题,同时医废回收环节又有较大的利润空间。有些医废经过简单的处理,然后通过简单的包装,便重新成为新的“医疗用品”,被再次投入市场,从而造成了污染隐患。还有部分医疗塑料制品,在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便被制成饮料或食品的塑料包装,这样也会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
由于相关单位监管不严,尤其在较为偏远的地区,有些医废被随意丢弃,由此带来健康安全隐患,直接危害到人体健康。
医废与生活垃圾的界限不清,而实施环境无害化处理的关键环节便是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但是我国目前大多数中、小型医院没有分类收集医废,因此造成了部分医废夹杂在生活垃圾中,流入社会,给人民健康带来隐患。
存在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医疗机构,采用直接焚烧或直接填埋等方式处置医疗废物,直接焚烧医废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恶英等有害物质,随之带来二次污染。同时,一些具有损伤性医废,如镊子、针灸针、针头是不可燃的,只能通过掩埋来处理这些医废,但是这样又会污染地下水源。
集中回收处理是指,由指定的专业企业集中对某个地区产生的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理。目前来说它是最合理的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但由于管理松散、责任不明确,这种模式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回收网络不完善,处理设备不先进等。在处置方面,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及时将医疗废弃物交由集中处置单位处理。
据2017-2022年中国废物处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表明,2015年我国医疗废弃物产生量为182.43万吨,其中住院部门产生的废物量占全部医疗废物的83%。然而大量的高传染性、高毒性危害性废物却没有得到妥善处置,2015年全国261个大、中城市医疗废物处置量为62.2万吨,处置率仅约为全国医疗废物产生量的三分之一。小编认为,全国有超过80%的城市还没有专门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或者专门处置设备,医疗废物处理行业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十分具有投资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医疗技术的提高,大型外科手术的人次增多,手术切除的各类病原体增多,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加,中国医疗废物的产生量呈稳步上升趋势,可见医院废物处理现状在未来的发展空间何其大。
以上就是本期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医院废物处理现状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参考。更多详情请进入中国报告大厅进行咨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