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电子游戏厅市场分析了解到,随着相关政策的管制,中国电子游戏厅市场数量锐减,娱乐场所数量下降收入上升。
十七大以来,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高度发展,娱乐设备与服务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的新趋势。新的技术应用促进了核心设备的升级,新的投资结构促成了经营模式的转型。据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娱乐演艺艺术品处处长李蕊介绍:“我国娱乐市场发展已经迈过了投资主体杂乱弱小、相对无序的起步阶段,目前更多更强的社会资本在经济结构调整中转向投入歌舞娱乐和游戏游艺机业。娱乐企业更加重视自身的品牌建设和综合竞争力的完善,趋向品牌化、连锁化、特色化经营。”
据文化部统计,我国现有娱乐场所90276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53875家,游戏游艺娱乐场所36401家。“其实与娱乐场所最高峰时期相比,我国娱乐场所的数量下降了30%甚至是50%,但是营业收入却呈上扬态势,娱乐场所营业总收入达到477.2亿元,资产利润率比5年前增长了11.6%。”李蕊说。
数字背后,是国内娱乐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从娱乐场所发展来看,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特色化趋势明显,娱乐场所与旅游、综合商业设施、体育等领域融合,扭转了娱乐场所杂乱弱小、秩序混乱的局面,如丽江、凤凰古城对演艺类酒吧一条街进行整体规划,成都市以娱乐场所聚集区为主打造“文化超市”等,合理科学的场所布局,对地方文化、经济和社会效益形成拉动效应。
从娱乐产品的产出来看,更加丰富多元,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以电子游戏机为例,游戏游艺产品全年销售收入达580.5亿元,包括大型游戏机、家用游戏机和掌上游戏机,约占中国整个游戏产业的60.6%。从娱乐消费模式来看,大众消费日益突出,娱乐行业形象有所改善,如长沙开展的“万名市民免费进歌厅”活动,向环保工人赠送歌舞娱乐场所消费券,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政府管理理念、思路和方式的转变带来的不仅仅是娱乐市场的良好秩序,更是直接推动了娱乐市场的规模扩大和产业提升。比如自从将上海、成都、中山列为3个加强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管理试点城市以来,文化部从内容生产的源头入手,加强行业管理;从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入手,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得该行业的“阳光时尚”新形象得以展现。十七大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国内游戏游艺产业发展迅猛,并逐步成为一个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兴产业。据统计,2010年我国大型游戏机生产厂商1400余家,产值约为108亿元,电视游戏机家用游戏机生产经营企业320多家,生产经营收入33亿元,掌上游戏机企业130多家,生产经营收入20亿元左右。
今年初,文化部发布了《“十二五”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其中将娱乐业列入重点扶持的十一大行业之一,这一方面体现了娱乐市场在当前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是作为主管部门的文化部进一步调整管理思路、提高管理目标的举措。
文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为适应促进歌舞娱乐场所和游艺娱乐场所健康发展,今后文化部将积极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健康向上和技术先进的新兴娱乐方式,创新娱乐业态。促进娱乐业与休闲产业结合,扩大娱乐业发展空间。调整优化娱乐场所结构,鼓励娱乐企业连锁经营。推动娱乐场所品牌建设,增强中国娱乐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吸引力。
根据《倍增计划》,“十二五”期间,文化部将努力扶持打造5至10家具有较大产业规模和较强竞争实力的娱乐业品牌,同时推动娱乐业自主创新,使国产娱乐设备、国产原创娱乐内容占据国内市场60%以上份额。为此,文化部将进一步扶持国内娱乐设备生产企业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娱乐设备,鼓励娱乐产品内容提供商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内容健康的娱乐产品。同时,在大中城市积极发展集演艺、休闲、旅游、餐饮、购物、健身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娱乐设施。此外,还将进一步加强娱乐场所引导和管理,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娱乐业经营秩序,净化娱乐市场环境。推动娱乐场所标准化建设,建立娱乐场所硬件设施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服务标准体系。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电子游戏厅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显示,通过政策的整治支持,相信电子游戏厅市场必将能够走上规范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