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保 内容详情
低碳环保发展现状
 低碳环保 2017-11-16 11:06:33

  从我国的能源消耗构成来看,煤炭是所占比例最大的化石能源, 约占到一次能源消费量的70 %左右。同时, 由煤炭能源的使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量, 也在整个排放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那么低碳环保发展现状如何呢?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极端气候灾害增加、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深度触及了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将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高能耗、高污染”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正在成为地球和人类自身的杀手,低碳型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走低碳产业道路,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是保护地球的需要,也是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低碳经济”将是世界经济的一次重要转型,是一次重要的世界经济革命,无论是从国内而言,还是从全球而言,低碳产业将成为各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同时它也有着巨大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发展模式。它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 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为目的的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它的实质是通过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继而发展低碳技术、产品和服务, 确保在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 能够有效消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它的核心是能源的高效率使用和洁净的能源结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通过对低碳环保发展现状分析发现,我国的煤炭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长期以来电力、冶金、化工和建材4 个行业是主要耗煤产业四大行业, 煤炭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70 %左右, 其中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动力煤)占总消费量的50 %以上。在这样的过程中, 不仅存在着高消耗、高浪费的现象, 同时还不断地排放着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气体, 这些气体都会不同程度的产生温室效应。

  我国是“ 富煤、贫油、少气” 的国家, 这一特点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 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目前, 我国煤炭可供利用的储量约占世界煤炭储量11.67 %, 位居世界第三。我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 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5 %以上。我国也是世界煤炭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原料, 其在能源生产消费中的主导地位很难改变。

  一直以来,人类对碳基能源的依赖,导致CO2排放过度,带来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经济,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危及人类生存,这比经济危机更为可怕。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低碳化是一条根本途径,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 低碳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出发,努力构建低碳化发展新体系,着重在七个方面实现“低碳化”。以上便是低碳环保发展现状的所有内容了。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低碳环保相关研究报告
低碳环保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