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12 年底全国大范围爆发雾霾开始,国家对大气污染的治理步伐加快,目前国家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3项,即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以下对大气治理市场前景分析,一起来了解下吧。
我国大气污染一般来自电力行业,另一半则来自钢铁、水泥建材、有色冶金等非电力行业,大气污染物主要有一次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从污染源控制与行业治理可行性角度来看,脱硫、脱销与除尘是大气污染治理的主要三大手段,未来行业的投资机会也将集中在这三个领域。
通过对大气治理市场前景分析,自 2012 年底全国大范围爆发雾霾开始,国家对大气污染的治理步伐加快,一系列政策规划密集出台,监管趋严、标准提升、社会参与、依效果付费成为2016 年环保产业的“新常态”,大气治理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2013 年 9 月国务院颁布了“大气十条”,可以说是国家大气治理方面最重要的目标性规划。为了确保其目标的实现, 2014 年起在宏观层面积极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法立法进程;微观层面各部委出台各项细化政策规划以及实施方案,对大气治理行业的发展做出指导,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新的政策, 在推进末端治理的基础上加大了对源头控制力度。预计未来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在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区域联防联控方面继续推进,如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政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政策,相关技术导则及管理机制也有望细化。
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目前行业通过严格标准、强化执法、税费征收等方式加大企业违法成本,使环保成本外部化转向内部化趋势十分明显。伴随着“两高”司法解释不断落实、新《环保法》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环境税立法及征收等政策层面突破,大气污染治理有望在政策高压下步入崭新阶段。
通过对大气治理市场前景分析,2017年3月,环保部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规定9月底前,“2+26”城市行政区域内所有钢铁、燃煤锅炉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大气污染物执行特别排放限值。每个城市完成5-10万户煤改气、煤改电工程。
2017年6月,《关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出台,首次提出对钢铁、建材、火电、锅炉、焦化、石化和油品储运销等多个行业的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要求,同时大幅提高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并新增平板玻璃、陶瓷、砖瓦工业的特别排放限值。
2017年8月,环保部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量化问责规定》,规定了“2+26”城市有关党政领导干部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中失职失责行为的问责工作。以上便是大气治理市场前景分析的所有内容了,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大气治理的报告请关注2018-2023年大气污染治理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