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电子领域中,最常见的就是电子导航仪,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中高端车型都会配套安装电子导航仪。随着这几年车市的井喷式发展,车载GPS导航仪市场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导航产品销售额预计将突破200亿大关。如此广阔的市场,必然有纷涌而至的企业,那么在竞争中,中国的车载GPS导航仪市场又将会形成怎样的格局呢?以下是2017年车载GPS导航仪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据2017-2022年中国车载GPS导航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显示,目前,在华南地区有超过200家厂商,2014年中国汽车GPS导航市场总体销量达到1000多万台。2015年中国市场的导航产品销售额预计将突破200亿大关。可以说汽车GPS导航市场行业繁荣,市场潜力巨大。
据了解,车载GPS导航又分前装市场和后装市场两类。在前装市场,装配车载GPS导航的车型从2004年的7款发展到2007年的42款,装配台数以及市场规模都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在后装市场,安卓平台车载GPS导航已开始出货,车载互联产品有加速扩张的趋势。
但受到智能手机影响也越来越大,车载导航在硬件性能以及互联网永久接入性和灵活性等方面都已经无法与智能手机抗衡。 因此,未来车载GPS导航有两种发展方向:一是,车载导航只配备显示器、功放、按钮等,通过与智能手机连接,由智能手机执行导航、音乐、收音、信息查询等;或者提升车载导航仪本身的功能,让车载产品单独完成实时更新地图、通过追加应用扩展功能等智能手机导航应用的优点。
另外,国家为振兴经济出台了一系列计划,推出汽车一系列优惠刺激方案,刺激了汽车市场活力,随着汽车市场振兴和GPS导航在我国深入,车载GPS市场的占有率势必进入一个增长时期。
目前车载电子导航系统“一超多强”的市场格局形成。
手机导航用户“异军突起”
明明有车载导航,却仍然使用手机进行导航。近期艾瑞咨询发出一份“关于中国车主车载导航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车主在导航设备的选择使用方面,手机导航超越前装车载导航排名第一,两者占比分别为42.4%和30.6%。同时数据显示,车主在导航设备的选择使用方面,排行前三为手机导航(包括手机地图及手机导航软件)、车载导航以及便携式导航仪,分别占比42.4%、30.6%与11.2%。
在刚刚结束的高德导航新品发布会上,高德汽车事业部总裁韦东表示:“传统车载导航残遭“抛弃”的主要原因,是在于其联网能力的缺失,以及由此带来数据陈旧、更新不便捷等弊端。与此同时,近年来用户对联网、智能的需求日益增长,手机导航在此方面的表现远超传统离线的车载导航。”
的确,目前车载导航市场迎来两难的窘境。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使得手机导航类App在道路监控、地图更新、生活配套方面产生了无缝的连接;另一方面车载导航的硬件设计相对闭塞,没有考虑数据交互的便利性,无法满足快速更新的地图数据,且用户使用成本高。
相比于车载导航,手机导航和地图虽然在使用上免去了硬件安装步骤和数据更新的成本,但是在与汽车系统的融合上仍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设备操作舒适性、便利性等方面的缺失,使得手机导航也处于尴尬境地。
“较小的屏幕、使得用户游离于汽车之外的手机导航在驾车场景中使用起来并不方便,加之手机导航需要高昂数据流量费用,因此车载导航市场其实存在巨大的空缺。”韦东同时表示。
面对这个空缺的市场,各地厂商纷纷创新,追赶智能时代,推出新品。像米狗推出的米狗智能车载机器人连接互联网,使用3G/4G/网络,具有强大的云数据库,实时更新数据,导航实时自动更新升级,离线也不影响导航。
而手机导航功能影响着车载导航系统的发展,车载导航系统闭塞的硬件也制约着智能互联、智能网联技术的未来。
随着汽车市场的壮大,汽车技术和汽车电子产品也会随之发展,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发展核心技术将成为汽车电子导航生产企业未来竞争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