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通俗的来说CRO是可以涵盖医药在研发时候的全部过程。全球的CRO行业发展已经非常迅速了,但是亚太地区的优势还不够突出,以下是2022年CRO行业发展现状。
合同研究组织是指以合同的形式为药企提供与药品研发有关的服务,实质上是服务于药企研发的外包行为,其“三大使命”包括缩短新药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效率和控制研发成本降低风险。CRO行业发展现状指出,CRO覆盖新药或器械研发及实验的各个环节,可分为临床前CRO和临床CRO,也有既做临床前又做临床服务的一站式CRO。
CRO行业发展现状指出,CRO行业在上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80年底末随着相关法规的完善在欧美日等国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后期即具备一定行业规模,深度介入各大型药企的医药研发业务中,成为药品研发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相比欧美,国内CRO行业起步晚。
在研发投入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医药创新发展等因素的驱动下,我国CRO行业迎来发展。2021年我国CRO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22亿元,同比增长9.43%;预计到2025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1500亿元。
从国内新药研制管线情况来看,2021年国内新药管线研制数量超过2700。其中临床前项目数1369个(+29.2%),临床I/II期项目数1013个(+34.7%),临床III期项目数278个(+28.1%),项目增速均快于全球。
从国内临床CRO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泰格医药以11.0%占据龙头,药明康德以4.4%位居第二,当前泰格医药全球及国内市占率处较低位置,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CRO行业发展现状指出,随着CRO企业的不断发展,其研发能力已经超过一般药企,双方开始建立研发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投资某些研发项目,共同承担研发风险。这种模式下CRO企业能在把控风险的情况下大大提高预期收入。随着CRO行业越来越成熟,新药研发成本和风险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CRO企业和大型跨国药企建立这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研发模式。
目前,我国的CRO企业是非常多的,但是规模的大小之间差距还很大,为了能更好的让CRO发展,将参考国外比较成熟的CRO企业发展模式来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让CRO行业的发展方向向一体化、特色化和信息化发展。
以上就是2022年CRO行业发展现状的大致介绍了,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