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布局分析,一则关于中山要建地铁一号线的新闻在微信朋友圈里传播,并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现对2016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布局趋势分析。中山真的要建地铁吗?记者向市发展和改革局了解到,我市从 2008年已开始谋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已通过省住建厅评审,《城市轨道建设规划》已经完成征求意见稿,下一步将征求市相关部门及各镇区意见,争取10月报省发改委征求省级相关部门和周边城市意见。
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通过比选,前期初步选择了轻型跨座式单轨,线网围绕城轨中山北站进行布局,初步设想构建“十”字骨架线路,构建“全域中山、便捷高效”的捷运系统。
我市从2008年起已开始谋划城市轨道交通,这对中山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当前省委省政府正在加快打造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构建以轨道交通为标志的现代都市群,中山只有提早谋划,通过城市轨道+城际轨道与周边城市实现便捷互通,才能真正融入到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其次,随着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的建设,中山未来将加大与珠江东岸的对接,外部的快速通道正在打通,城市内部的交通也要相应跟进,轨道交通可高效串联居民区、商业商务、行政办公区等各大城市功能模块,为市民提供快捷、高效、准点的交通服务,满足市民对交通的多元化需求;最后,中山目前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百万,且增长率居高不下,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不断恶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发展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
城市轨道与快速公交并不矛盾。据了解,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包括国铁、城际、城市轨道、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公共自行车等多个层次,每个层次功能定位不同,满足的也是不同群体的需求。中山拟建设广东省公交示范城市,构建多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公共交通体系。
国家住建部于2014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的通知》,要求符合条件的大城市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编织《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上报省住建厅审批,经审批后需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我市必须利用中山市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契机,将轨道交通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否则将错失良机。
城市轨道并不等同于地铁。据了解,城市轨道有不同的交通制式,包括地铁、轻轨、单轨、磁悬浮、有轨电车等制式。轻型跨座式单轨编组灵活,可实现低、中、高不同等级运能,速度与地铁相差不大,但工程投资、运营费用相对较低。针对不同的交通制式,国家有相应的门槛,当前国内许多中等城市因达不到地铁建设标准,均有意建设轻型跨座式单轨。根据我市的人口规模、财政收入、客流强度、地质条件等,经过比选,我市初步选择轻型跨座式单轨这一交通制式。
至于轨道交通的具体站点,中山市将按照“全域中山、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布局线网,轨道交通规划初步设想以城轨中山北站为核心,发展十字型骨架线网,初步设想南北向一条线从城轨北站沿起湾道到中心城区,东西向从小榄经东升、西区到中心城区,连接中心城区与北部区域,这样可实现10-20-30的城市捷运系统,即10分钟从北站到中心城区,20分钟到达镇区,30分钟通过与国铁、城际快速对接,到达周边城市。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跨座式单轨的审批程序与轻轨、地铁一样,需报国家发改委审批,目前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包括1个主报告和 11个专题报告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接下来将先征求市相关部门和各镇区意见,估计10月报省发改委征求省级相关部门和周边城市意见,之后再上报国家发改委征求各部委意见后办理审批。等国家正式审批后,由市委市政府科学评估、慎重决策,决定什么时候建、具体选择哪个线路、设哪些站点。据了解,正常情况下,获得国家发改委审批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目前中山主要是做好线路规划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