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速仪 内容详情
雷达测速仪发展趋势
 测速仪 2017-11-20 14:17:18

  机动车的超速驾驶行为,是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诱发原因之一。如何有效地制约超速驾驶行为,避免此类交通事故的发生,就成为交管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随着雷达测速技术的发展,这一问题也基本解决了,那么雷达测速仪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呢?

  雷达测速主要是利用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原理:当目标向雷达天线靠近时,反射信号频率将高于发射机频率;反之,当目标远离天线而去时,反射信号频率将低于发射机频率。如此即可借由频率的改变数值(目标面对雷达飞行,多普勒频率为正,当目标背向雷达飞行,多普勒频率为负),计算出目标与雷达的相对速度。 现已经广泛用于警察超速测试等行业。

  雷达为利用无线电回波以探测目标方向和距离的一种装置。雷达为英文Radar一字的译音,该字系由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一语中诸字前缀缩写而成,为无线电探向与测距之意。全世界开始熟悉雷达是在1940年的不列颠空战中,七百架载有雷达的英国战斗机,击败两千架来袭的德国轰炸机,因而改写了历史。二次大战后,雷达开始有许多和平用途。在天气预测方面,它能用来侦测暴风雨;在飞机轮船航行安全方面,它可帮助领港人员及机场航管人员更有效地完成他们的任务。

  雷达工作原理与声波反射情形极类似,差别只在于其所使用之波为一频率极高的无线电波,而非声波。雷达发射机相当于喊叫声的声带,发出类似喊叫声的电脉冲(Pulse),雷达指向天线犹如喊话筒,使电脉冲能量能集中某一方向发射。接收机作用则与人耳相仿,用以接收雷达发射机所发出电脉冲回波。

  通过分析雷达测速仪发展趋势,雷达测速的原理,即移动物体对所接收的电磁波有频移的效应,雷达测速仪是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频移量的计算而得出被测物体的运动速度。因此,具有以下特点:

  1、雷达波束较激光光束(射线)的照射面大,因此雷达测速易于捕捉目标,无须精确瞄准。

  2、雷达测速设备可安装在巡逻车上,在运动中的实现检测车速,是“流动电子警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3、雷达,运动时测误差为±2Km/h,完全可以满足对交通违章查处的要求。

  4、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波束有一定的张角,故有效测速距离相对于激光测速较近,最远测速距离为800M(针对大车)。

  5、雷达测速仪发射波束的张角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指标。张角越大,测速准确率越易受影响;反之,则影响较小。

  6、测速雷达如果天线放置不当,当地势为非平原状态时,会使目标车的读数被其它车的速度代替。

  7、如果目标旁边有反射能力更强的物体存在,测速雷达也只能测到反射能力强的物体。

  8、当有两车并行时,雷达测速仪无法分辨出哪一辆车是超速车辆。9、当测量信号经过多次反射后,测速雷达测出的结果也会出错。10、无线电波会对测速雷达产生干扰,使测量结果失真。

  11、雷达感应器可以侦察到雷达测速仪却极难侦察到激光测速仪的存在。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测速仪相关研究报告
测速仪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