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 内容详情
纯电动汽车市场规模
 纯电动汽车 2018-04-08 13:43:33

  电动汽车在全球已然成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目前日本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以混合动力为主,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则以纯电动技术为主。那么纯电动汽车市场规模会是怎么样的呢?请听笔者给您娓娓道来~


  纯电动车成为销量主力

  2017年年初新能源汽车销量未取得预期增长,在补贴政策不明朗的背景下,2017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售均在低水平徘徊。造成2017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车销量不到20万辆。在新能源车补贴公告和购置税免税公告出台后,对终端销售也起到了明显的提振作用。9月底双积分政策的发布,推动了国内市场10-12月开始进入到新能源市场高速增长期。

  随着2017年12月发布的16-17年的油耗与新能源积分管理政策,提高了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热情。最终,2017年全国销售新能源乘用车556 393辆,同比增长69%;其中,纯电动车全年累计销量448 820辆,占新能源车总量的81%,仍是绝对主导。

  12月纯电动乘用车中,轿车出现了132%的增速,体现区域市场的差异化拉动效果。12月纯电动乘用车当中的A00级(微型)电动车销量为5万辆,同比激增182%,占新能源乘用车61%份额,仍是最大的市场。A级(紧凑型)电动车主要依托北京市场的拉动,2017年年初销量仍较低,所以2017年12月的A级电动车环比11月增67%,体现年末的较强增长。

  从新能源车全年的保监会交强险汽车销量数据看,1-10月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1万辆,基本是纯电动汽车贡献了销量。随着北京市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越上海市,全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模式当中,纯电动汽车占据了绝对主力。从这点来说,区域市场变化最终带领全国市场迎来模式的变化。

  国内市场中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生产商主要有三类,分别是:

  一、国外传统的热管理供应商,包括了法雷奥,德纳,三电贝洱(合资)等,这些企业很早就计入了电动汽车热管理的市场,例如德纳给通用两代Volt均供应了冷却方案,优点在于介入很早,技术水平非常突出,例如德纳设计的冷却片,流道只有几mm,但是成本也相应的比较高,对于目前国内市场电动车快速开发的格局他们并不占优势;

  二、国内传统的汽车热管理供应商通过收购、增发的方式来介入这块业务,如银轮股份,三花新能源,中鼎股份,纳百川等,优势在于有着传统业务支撑,对传统热交换领域有着深刻的理解,而对三电系统热管理的理解将是这些企业重点发力的对象;

  三、行业中出现的新兴势力,这类企业响应快,对三电系统理解深刻,比较适应目前国内这种三电系统快速开发,迅速量产的节奏。包括扬州三丰,祥博传热,浙江清优等,但这些企业相较于传统的汽车空调企业往往体量较小,在市场后期进入价格成本战时,较容易丢失先发的优势。

  目前中国国内汽车电池热管理的市场非常大,但研发速度慢的企业很有可能丢失先发优势,而成为备选的B点供应商;而目前先发的电池类热管理企业又极有可能成为未来觉醒过来的汽车热管理厂商的并购目标。在2018年,国内乃至全球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市场格局将会逐渐清晰起来。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

  2018年新能源汽车总的目标会超过100万辆。绝对主力纯电动乘用车,A00、A0、A级依次挑起市场主力重担。在经济新常态、深化供给侧改革中,客车企业转型升级是唯一选择,客车尤其是公交车发展纯电动化、轻量化、智能网联化,城市物流电动车,已经进入动力电池与车身机构一体化阶段,如果城市物流电动车技术水平再有一个提升,2020年年产销量会在100万辆以上。

  以上便是笔者对纯电动汽车市场规模的详细介绍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纯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将会是一片蓝海,愈来愈好~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纯电动汽车相关研究报告
纯电动汽车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