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钟表行业的地位将从世界钟表产业的外围圈开始进入到核心圈,从配角逐步变为主角,在话语权、定价权上将日趋改变,真正的钟表大国地位开始起步。受国家大力反腐和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手表消费一度陷入低迷。以下对中国表业发展与趋势分析。
2016年国内腕表行业整体规模达667亿。根据数据,2016年中国大陆腕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67亿元,同比增长2.1%,较前几年增速显著提升。预测未来三年行业大概保持 4%左右的增长规模,整体行业状况较12-15 年有明显改善。
国内腕表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回升
2018年钟表市场总的势态是手表销售回升并有一定增幅,特别是部分中、高档手表和时装表受到欢迎且供不应求。瑞士钟表业出口总价值为21.8亿瑞郎(约150亿人民币),创下纪录。而在这其中,亚洲占53%,其中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为亚洲地区贡献最大,虽然同比有所下降,但市场份额仍然惊人,BaselWorld官方对今年的中国市场继续看好。
中国表业发展与趋势分析,我国钟表行业的地位将从世界钟表产业的外围圈开始进入到核心圈,从配角逐步变为主角,在话语权、定价权上将日趋改变,真正的钟表大国地位开始起步。
造成新变化的理由:一是我国钟表行业的体量巨大(包括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出口贸易量、金额、国际标准制订权等)在“十三五”期间将从从属地位转变为支配地位;二是互联网+和智能手表的发展可能对世界钟表产业进行重新洗牌,世界钟表产业发展的“弯道”已经形成,我国具有强大的电子工业优势和信息产业优势,“弯道超车”的契机已经来临;三是世界钟表最大的市场在中国,不仅是中低端钟表市场,高端钟表的最大绝对值也是中国市场,过去我国对这个资源没有足够重视,今后将会加重凸现话语权、定价权等支配地位。
“十三五”期间,世界钟表产业竞争格局将不再是传统产业内的竞争,而是新兴产业注入传统产业后的竞争。智能手表、互联网+引发美国等国家积极参与全球钟表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可能引发世界钟表产业格局的深度调整。中国表业发展与趋势表明,围绕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催生制造业互联网+生产方式的极大变革。对钟表行业提出严峻挑战,但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
当前,我国进入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国家,需求出现了新升级,由中低端消费向中高端消费升级、由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
近几年我国钟表制造业逐渐形成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集群式发展的结构,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迅速扩张(占企业总数70%以上)。中国表业发展与趋势分析,中国的手表行业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全面地同世界手表业高度融合,同时手表行业也为国家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出口贸易方式向多渠道、多种形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