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材料 内容详情
保温材料行业产业布局分析
 保温材料 2020-04-16 14:07:17

  我国建筑保温材料制造企业数量众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行业总体上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在产品结构、生产方式、产品质量及产品应用等方面发展不够成熟。下面进行保温材料行业产业布局分析。

保温材料行业产业布局分析

  目前,在我国,岩棉、玻璃棉、膨胀珍珠岩等传统保温材料仍占据主要市场,这些材料尽管价格比较低,但密度大、保温隔热性能差、铺设较厚材料损耗量大、吸湿性高、抗震性能和环保性能较差,使用这些保温材料无法达到节能标准。另外石棉和玻璃棉等隔热保温材料本身就带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无法满足人类的健康要求。

  新型泡沫塑料类保温隔热材料(如EPS、XPS、PUF、PET等)目前在我国的产量仅占总隔热保温材料的40%,与传统保温材料相比,泡沫塑料(如Airex等)的导热系数低、保温隔热效果好、自重轻、吸水率低、化学稳定性好、施工方便,但由于泡沫塑料价格相对较高,因而限制了在国内的大量使用。

  我国建筑节能保温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的上游是建筑保温原材料行业,提供各类原料资源,如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聚苯乙烯、岩棉等;下游主要是建筑行业和房地产业,一部分面向房屋建设开发商主导的新建建筑节能保温工程,另一部分面向由政府部门主导的既有建筑保温改造工程。

  保温材料行业分析表示,目前我国的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然是高能耗建筑,主要还是因为仍使用传统保温材料的缘故。因而想要提高建筑的节能率,就必须提高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的产量及其使用。

  对于建筑保温材料而言,其燃烧性能尤为重要,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只有达到一定的阻燃标准才能应用,因此其燃烧性能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市场准入的意义。

  在产能快速扩张和下游市场需求萎缩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当前产品同质化、低端化,企业小散乱、恶性低价竞争、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等行业共性问题日趋严重,行业自律严重不足,市场秩序失范,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行业利润不断降低,阻碍了整体行业的健康发展。

  国家已经意识到隔热保温材料制造行业这一发展特点,通过企业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品、工艺、设备,鼓励和扶持大中型企业集团的发展,加快行业结构的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产业集群的建设,形成较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典型区域,从而带动整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具备与国外企业竞争的实力。以上便是保温材料行业产业布局分析的所有内容了。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保温材料相关研究报告
保温材料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