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 内容详情
2022年豆粕产销量分析
 豆粕 2022-07-26 10:30:14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豆粕是豆制品的一种,主要的食材是大豆。大豆在食品里面是经常用到的。中国是最大的大豆产量国,但是新冠病毒的出现,产量一直在减少,以下是2022年豆粕产销量分析。

  2011-2020年我国大豆的年均产量为1483万吨,其中2015年我国大豆产量仅为1237万吨,直到近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大豆产业发展,国内大豆产量才逐步恢复上升,到2020年大豆产量达到1960万吨。豆粕产销量分析指出,然而两千万吨不到的大豆产量难以满足国内日益增多的消费,超过八成的的大豆消费需要依赖进口。

  2021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为1.26亿亩,比上年减少2200万亩,与去年相比下降了14.8%,大豆产量328亿斤,比上年减少64亿斤,下降16.4%;大豆单产130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2.3公斤,下降1.8%。

  进入2022年,美国中西部产区气温回升后播种进度加快,加之市场担忧我国疫情后需求减弱将影响出口后导致出口受限使得大豆期价承压下滑。7月25日,国内主流油厂豆粕成交清淡,当日总成交量5.17万吨,较上日减少0.76万吨。成交均价4460.51元/吨,较上一日涨6.16元/吨。

  根据豆粕产销量分析数据,河北秦皇岛43%蛋白报价为4530元/吨,跌10元/吨;天津43%蛋白报价为4450元/吨,稳定;山东日照43%蛋白报价为4410元/吨,跌50元/吨;江苏泰州43%蛋白报价为4430元/吨,跌20元/吨;广东东莞43%蛋白报价为4280元/吨,跌40元/吨。

  从分区域的豆粕产量上来看,北方市场豆粕供应较为稳定,北方以畜禽料为主,在随着二季度豆粕高价回落后,在饲料中性价比带动豆粕用量加大。而南方市场在二季度增量较突出,其表现在水产养殖面临投产迎来旺季,下游需求带动油厂大豆压榨量,从而推动豆粕产量。

  此外国储进口大豆拍卖持续进行,成交率较符合预期,随着大豆到港陆续增加,油厂大豆库存由低转高,大豆库存压力不断增加,使得油厂开机持续高位运行,一度豆粕库存创下往年同期历史新高。2022年豆粕产销量分析指出,之后有受到美联储加息影响,大宗商品普遍遭到抛售,油价疲软也增加额外压力,进口成本也竞相走低,这让豆粕期现价格承压下行。

  截止2022年6月,我国进口大豆到港数量大幅下滑,油厂压榨持续亏损后进口商进口需求放缓,后续到港大豆数量将继续减少。豆油下跌叠加生猪养殖利润持续好转、水产需求旺季到来对豆粕需求增量增加油厂的挺粕意愿。

  2022年豆粕产销量分析指出,豆粕是大豆的副产品,主要是用于农业的加工。我国的豆粕行业在疫情的干扰下,上半年的产量和销量都缩小了一倍。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豆粕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