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互联网电商与传统实体零售业“融合”的消息不断传来。受电商挤压,大卖场业态模式面临重压。中国购物者青睐十多年的模式在2016年的销售额仅增长1.3%。不过,该模式在下线城市依然有增长机会,尤其是在西部地区,依然有门店扩张的潜力。凯度报告指出,在增速放缓的中国经济和高速发展的电商通路的挑战下,2016 年包括大卖场、超市和便利店在内的现代渠道增长远落后于整体渠道的增长,只有0.7%。不过在特定的城市级别和地区,大卖场、超市和便利店仍有机会。
报告指出,2016年快速消费品在县城仍有5%的增长,在西部地区的增长也达到了6.6%。凯度指出,对于制造商和零售商来说,有必要考虑渠道下沉和西部开发,以抵消其他地区增长缓慢的影响。
2016年国际零售商整体增长缓慢,从2015年12.1%下降到11.9%,下降了0.2个百分点。“虽然家乐福在过去几年关闭盈利不佳的门店,并积极发展小型业态模式,但其市场份额下跌并没有停止”,凯度报告指出,实践O2O战略并扩展山姆会员店的数量使得沃尔玛集团整体表现有所恢复,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4.8%恢复到4.9%。
2016年仍是电商快速发展的一年。2016年,有53.5%中国城市家庭通过电商渠道购买过快速消费品,比前一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凯度消费者指数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网上进行周末的家庭用品采购,并且倾向通过电商渠道购买小众、高端和进口商品。
快速发展的电商正在对纯实体零售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而线上零售与线下实体零售的有机融合将成为未来的增长模式。不过纯电商经营模式并不被看好,越来越多的线上零售商开始希望打破线上线下的界限。2016年,阿里巴巴收购区域零售商三江购物(36.680, -1.26, -3.32%) 32%的股份,和中国最大实体零售商苏宁联合;沃尔玛增持京东,以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并提升线上线下的融合。这些举动均预示着零售业线上线下的融合在加速。
全渠道融合成新零售常态
随着阿里大数据、新技术不断赋能商家,天猫已不仅是品牌的卖货渠道,更是品牌数字化升级的主阵地。2016年天猫“双11”最终以1207亿元的销售额创下全球零售史上的最新纪录,背后就是阿里巴巴基于面向新零售战略的一场大练兵。
“双11”期间,天猫商家中实现线上线下打通的店铺超过100万,其中苏宁、银泰、TCL、优衣库、索非亚、GAP、Bestseller、B&Q等国内外数千个商家的近10万家线下门店,全面实现了电子化,覆盖服饰、美妆、家电、汽车、家装等多个行业。
经过“双11”有效孵化,全渠道融合已成为新零售时代的常态,未来没有线上线下之分和虚拟实体之别,通过整合线上线下的存货管理、消费者数据及服务,利用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无缝对接的新购物体验。
百联集团总裁叶永明指出,新消费时代,需要新零售模式,商业零售企业需要创新与变革,以适应这一消费变化的趋势。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也表示,每个企业都将走向数据公司,完成消费者的可识别、可触达、可洞察、可服务。
大数据引领零售业新风尚
经营一家买手制百货,对于操盘手来说并不简单。2016年9月10日,阿里培育的“零售新物种”——“素型生活”在成都凯德广场开业。这个1500平方米的集合店里包括了服装、鞋包、家居、美妆、咖啡、茶、烘焙、图书、画廊、花店、瓷器、珠宝,甚至VR眼镜……
就是这样一个“四不像”的集合店当天创造了近100万的营业额,连带率更是惊人地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近3倍。“这主要是取决于阿里大数据选品、用户画像。”素型生活创始人林学波介绍,通过周边5公里人群画像,最终敲定了服装占28%、鞋子配饰占50%,洗护家居等占30%的业态配比。
在阿里与银泰深度融合下,银泰百货下沙工厂店于2016年年初诞生,被誉为国内首家生于互联网的百货门店。其中淘品牌集合店全年保持与天猫实时同款同价。通过线上线下打通,下沙银泰的每个产品都会有一个二维码,消费者在扫码付款时,与天猫旗舰店实时同款同价。更多相关零售行业资讯分析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零售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