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市场是整个市场体系的基础,所有其他的市场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所以,消费品市场是社会再生产中最后的市场实现过程,它体现了社会最终供给与最终需求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消费需求细分的背景下,消费品行业普遍出现疲软,行业格局演进及龙头更替加速。企业需认清行业大势,找准自身定位,在不同的周期阶段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目标、战略与管理重点,以谋求长足发展。这是咨询机构罗兰贝格近日发布的报告指出的。
该报告认为,消费品企业的生命周期呈现出极具规律性的运转轨迹,会经历企业创始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灭亡期五大阶段。而就消费品行业的整体发展规律而言,会历经“破土萌芽”“旭日初升”“如日中天”“危机酝酿”和“白蚁噬象”五大阶段,此过程中将伴随着行业龙头的竞相更替。
冰箱行业与乳制品行业都处于如日中天期。凭借规模化、广泛的线下渠道布点及强大的品牌优势,冰箱行业龙头海尔建立了强势的核心竞争力。在无商业模式突破性创新的情况下,行业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同样的,凭借对上游优质养殖场的强大控制、广泛的渠道网点及强大的品牌优势,乳制品行业龙头蒙牛及伊利在常温奶领域建立起了强势的竞争护城河。
电视行业和运动鞋行业则处于危机酝酿期。在电视行业,传统品牌依靠渠道下沉、技术革新等手段暂时保住了龙头地位,但以乐视、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生态型企业依靠商业模式创新,获得迅速发展。
在运动鞋行业,耐克聚焦专业运动,阿迪达斯聚焦时尚休闲,品牌特色鲜明且研发实力强劲,龙头地位坚挺。但随着消费人群价值需求细分,主打运动时尚以及低层级市场消费者诉求的品牌均拥有鲜明独特的市场定位,正对传统龙头发起挑战。李宁等传统中国运动品牌则由于品牌定位日渐模糊、创新研发能力不足且渠道下沉,面临成长困境。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质量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以质取胜、标准引领、品牌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消费品生产经营者质量意识普遍增强、质量管理水平稳步增长,消费品质量呈逐年递增态势,但也渐渐呈现出无法满足消费升级要求的趋势,质量跟不上、创新严重滞后于需求,导致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总体出现错位,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造成阻滞。因此,急需进一步提升消费品供给质量、改善供给结构,加强消费品供给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国内居民生活消费升级的要求。
2016-2021年中国消费品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表明,消费品质量提升主要涉及企业、行业及政府三个层面。企业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消费品质量提升的内在基础在企业;消费品行业的整体发展影响着其质量提升的方向及高度,消费品质量提升的外在动力源自行业整体水准;政府在市场监管中一直扮演着“看得见的手”的角色,消费品质量提升的规范有序依托于政府监管行为。
作为以“抓质量、保安全”为立足点的政府部门,质检部门已经把消费品质量安全提升作为监管的重点工作来抓,围绕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进行着多种探索和尝试,质检部门通过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质量安全的消费品始终有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消费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是消费品质量规范有效提升强有力的保证。
尽管政府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对消费品的安全监管,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依据不足、过程缺位、手段单一、信息不对称、效果不强等问题。
因此,完善安全监管促进消费品质量提升政策,成为我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健全安全监管依据,夯实消费品质量提升基础。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与消费品安全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等,但还没有消费品安全专门法。我国急需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共同经验,制定专门的《消费品安全法》,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为消费品安全监管提供坚实的法律依据。二要建立更科学的质量标准体系。从整体来看,我国在一些消费品领域与国外标准还有差异,质检部门应从薄弱环节出发,从过去的没有标准就制定标准向未来不断完善现有标准的方向改革,尤其是对于那些消费需求旺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品领域,由政府部门牵头,充分调动企业制标的主观能动性。三要提升消费品质量检测实力。不仅要从实验室基础建设上着手,尽快建立公正权威的消费品安全公共实验室,为消费品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更要高度重视质量人才培养,实施全员质量素质提升工程。
其次,打造全链条安全监管模式,规范消费品质量提升进程。一要积极开展事前监管。将消费品生产环节作为事前监管的重点来抓,对那些关系人民健康、国计民生的重要消费品,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同时取消不必要的审批及目录和不合理收费,严格安全、环保、能耗等条件,支持企业在创意设计、提高科技含量和性能等方面下大力气,促进大众消费品创新和有效供给。二要严格实施事中监管。加强对企业生产条件的检查和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力度,建立起分等级、多层次的监督抽查工作体系,同时要注重信息采集,应效仿国外对多渠道信息的重视。三要高度重视事后监管。以不合格处理为重点,加强质量溯源。对区域性质量问题,组织开展质量专项区域整治,推动地方政府综合施策,促进区域质量水平提升。对系统性和安全性质量问题,加大召回制度实施力度,推动企业主动履行质量主体责任。对严重质量问题,加大执法查处力度,深入开展“质检利剑”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消费品质量违法行为。
第三,丰富安全监管手段,创造消费品质量提升抓手。一是科学运用风险分析评估技术。应采用事先评估的方法开展风险分析,将被动性风险评估转化为主动性风险评估;从定性风险分析逐步转变为半定量及定量分析,提高整个风险评估过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加大消费品质量风险评估的宣传力度,将风险评估主要依赖于产品检测,转变为从生产者覆盖到消费者的全过程。二是建立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应着重做好平台搭建、资源整合、标准制定等工作,形成覆盖全社会的统一、标准、开放的产品质量溯源要求,从而保证不同企业的内部溯源系统和各部门的外部溯源系统紧密相连、有效衔接,最终实现对消费品各环节信息的正向跟踪和反向追溯。三是引入“互联网+监管”工作模式。“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新型先进生产力,积极运用“互联网+监管”思维,通过整合信息资源,利用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大数据的有效分析应用,是提高质检部门服务和监管能力的必然要求。四是打造全覆盖信息平台。目前消费品安全监管信息较为分散,生产监管、流通监管、检验检测、不合格处置、召回管理等各个环节彼此之间联系薄弱,未形成监管信息的闭环。有必要建立一个全覆盖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平台,综合接收消费品从产生到消失的全过程的所有信息,让信息既能在各个环节中有效流转,又能在中心平台高度汇集。五是广泛发动社会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行业协会在标准制定、行业规范等方面均能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必须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和支持行业协会的合法设立及正常运转,充分调动其在消费品安全监管领域发挥积极性,为保证其独立公正地发挥监管作用创造条件,同时应调动多方力量,尤其是社会力量,形成全社会的监管合力,构建多元监管体系。
第四,加大安全监管整治力度,坚定消费品质量提升信心。一要通力协作打造安全监管闭环。消费品安全监管主要涉及到质检、工商两大部门,建立长效协作机制对于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管有效性、打造安全监管闭环很有必要。应通过信息共享、技术互助、结果互认等方式进一步加强部门配合,通过齐抓共管、联合行动等方式,形成监管合力,提升监管效力。二要重点打击非正规渠道生产的问题消费品。非正规渠道生产的消费品质量安全问题较为严重,也是当下老百姓最为关注的热点,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极容易引发大的社会舆论风潮,不仅影响人民生活质量,更不利于推动消费品行业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监管部门应重点加强对非正规渠道生产销售的假冒伪劣、质量低下的消费品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深入开展执法打假行动。三要持续关注重点领域消费品质量安全。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儿童服装、家具等消费品一直以来都是人民群众及政府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监管部门应对重点领域的消费品开展重点性能指标比对,加大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及时向消费者发布消费提示和消费警示,持续改善产品质量和服务供给,打造高品质的消费品牌。
第五,强化安全监管结果转化 彰显消费品质量提升成效。一是服务政府决策。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结果重要应用是服务于政府决策工作,不仅可以为政府掌控、防范风险提供信息支持,还可以为政府政策的制定、修改提供依据。二是服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结果包含了很多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所需的数据源,有助于实施企业质量信用信息统一归集、依法公示、联合惩戒、社会监督,有助于完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数据库,建立“黑名单”制度,有助于实现多部门、跨地区质量信用联合奖励和联合惩戒。三是服务消费理念引导。许多消费者青睐于购买国外产品,主要是认为国外产品质量更好,其实我国部分消费品的安全指标甚至比国外还高,但普通消费者并不会花精力去研究谁的质量标准更高,他们更相信直接的证据。此时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结果,就能有助于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不盲目追求进口消费品,重塑国人及世人对“中国制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