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日用化工 资讯详情
日化行业增速放缓 线上线下“冰火两重天”
 日化 2016-01-01 13:56:47

  社会经济的持续下滑,使得部分企业面临从未出现过的困境。无独有偶,近年来 宝洁、联合利华等国际日化巨头发展也呈现出不景气态势,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 本土品牌“逆势”突围,或触发行业变局。

  线上线下“冰火两重天”

  近年来,化妆品行业增速的持续下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数据显示,2013、2014、 2015 年,中国化妆品零售额增速逐年下滑 13.3%、10%和 8.8%。行业的不景气使得百强销售增幅持续下降。2010—2015 年化妆品行业销售增长速度由 21%下降至 4.3%。同 时,化妆品行业百强企业门店扩张速度放缓,关店数量上升。2015 年百强企业平均新 开门店 115 个,同比下降 16%,平均关闭门店 62 个,同比上升 39%。

  然而,化妆品行业线上线下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日化行业百货(护肤+彩妆)增速为负 3.5%;大卖场洗浴类增速为负 6.4%、护理类增 速为负 7.1%;超市洗浴类增速为负 4.7%、护理类增速为负 2.8%;化妆品专营店(护理 类)增速为 6.3%;而线上平台(含天猫旗舰店、天猫专营/专卖店、天猫超市等)的美妆、 母婴、个护、家居清洁市场整体增速达 26%。

日化

  网络广告投放成主战场

  日化企业的网络广告投放已然成为行业“萧条”期的一股暖流。数据显示,今年 七月各大化妆护肤品品牌均加大了网络广告投放力度,其中不乏出现了两大国货的身 影。

  今年 7 月,化妆护肤品品牌网络广告总投放费用达 1.2 亿元。其中,巴黎欧莱雅、 兰蔻、雅诗兰黛分别以 890 万、635 万、613 万元位居前三位。

  国产品牌中,曾两度携手助力中国跳水队出征奥运会的自然堂以 571 万元位居第 4 位,相比 6 月自然堂 7 月的网络广告投放费用为上月的近 1.7 倍。

  今年 9 月,自然堂正式宣布发力彩妆市场,当红影星赵丽颖成为自然堂全新三色 渐变咬唇膏代言人。通过“直播+电商+明星粉丝效应”,凭借巨大的“明星号召力”, “自然堂咬唇膏”销量暴增,据官方统计数据,直播期间累计售出 11000 支。此外, 自然堂还携手“公益力量”,将新品面膜喜马拉雅膜法前 100 万片的销售所得作为“喜 马拉雅公益基金”启动基金,通过公益宣传使得该产品线上首发两天即售出105万片。

  本土品牌突围发展遇良机

  目前,国内化妆品市场始终由以宝洁为首(市占率约为 11.6%)的外资企业占据主 导地位,销售额排名前十的化妆品企业全为外资企业,而本土品牌排名靠前的家化和 隆力奇也仅分别位列第 12 和第 13 名。

  在国内护肤和彩妆市场,前十名品牌基本均来自欧美。其中,护肤品市场前十名 品牌市占率约为 32%,国产品牌仅百雀羚、自然堂、韩束、佰草集在列,合计市占率 仅为 10.8%;而彩妆市场集中度较高,前十名品牌市占率高达 50.2%,国产品牌中仅 卡姿兰、韩束和玛丽戴嘉在列,合计市占率也仅为 10.1%。

  银联信分析认为:中国彩妆市场尚未完全开发,外资品牌主要占据高端产品,而 对中低档大众消费市场涉足较少,因此给国内彩妆企业发展大众品牌带来良好的机遇。中国化妆品市场潜力大、增长快,在可预见的未来市场容量至少还会扩大 3 倍以 上,年均复合增长率会高于 15%以上,未来五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更多相关行业信息可查阅《2016-2021年中国日化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日化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