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化妆品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23年化妆品行业竞争格局:外资品牌化妆品占据垄断地位
 化妆品 2023-09-21 14:40:19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化妆品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市场规模庞大,越来越多企业加入化妆品领域。国内本土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竞争激烈,我国化妆品市场上主要以外资集团占据主导地位。以下是2023年化妆品行业竞争格局。

化妆品行业竞争格局

  化妆品行业竞争分析

  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在短短的20多年里,中国化妆品行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简单粗放到科技领先、集团化经营,全行业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极富生机活力的产业大军。营销手段主要以广告,促销,参与性营销,关系营销等为主,可以更进一步提高客户对化妆品的认知,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以及提高客户的忠诚度,提升用户体验,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商机。

  市场结构对化妆品行业的竞争格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结构主要是指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参与程度。化妆品行业竞争格局从市场结构的角度看,国内化妆品行业的市场结构主要为垄断性市场,主要由一些品牌厂商以及连锁店等大型零售商所构成,尽管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但是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大型品牌仍保持极高的影响力,他们在市场上呈现出明显的竞争力。

  化妆品行业竞争格局显示在高端市场上,外资化妆品集团几乎占据垄断地位,头部集中趋势明显。市场前7大品牌均为外资,其中欧莱雅市场占比12.2%,宝洁占比9.0%,雅诗兰黛占比5.4%。这主要是因为国际知名品牌展时间较长,品牌核心竞争力源自“强品牌+强研发”。经过多年发展,本土品牌已具备一定影响力。2021年中华老字号百雀羚市场占比1.9%,伽蓝占比1.9%,已经超过高露洁、LG、强生等国际大牌。同时上海家化、珀莱雅等国内品牌也正在积极追赶。

  化妆品行业企业分布区域竞争

  化妆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华东和华南地区,集中度达到84.16%,其中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人口超过5亿,部分省市城镇化率达到65%,一定程度上影响化妆品生产企业行业布局。另外一个因素,华东和广东等地区由于原料和装备供应比较集中,化妆品产品生产成本整体较低,有利于行业生存,但也面临同质化产品激烈竞争压力。

  化妆品行业竞争格局从具体来看,2019年华北地区获许化妆品生产企业合计207家,占比3.98%;东北地区合计140家,占比2.69%;华东地区合计1446家,占比27.79%;华中地区合计219家,占比4.21%;西南地区合计160家,占比3.08%;西北地区合计98家,占比1.88%;华南地区合计2933家,占比56.37%。分省份来看,截止到2020年5月20日,广东省化妆品许可生产企业数最多,占比约为55%,其次是浙江省,占比约为11%,排名前五省市获许生产企业合计约占国内总数的79%。

  化妆品行业市场格局

  大型国际化妆品集团:国际化妆品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这些集团拥有多个知名品牌,并且在产品研发、广告宣传、渠道分销等方面有着较强的实力和资源优势。例如,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等国际化妆品集团在中国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

  本土化妆品品牌的崛起:近年来,中国本土化妆品品牌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市场中的重要力量。这些品牌通过加强自主创新、提升品质和营销推广,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和市场份额。一些知名的本土品牌如资生堂、美迪惠尔、相宜本草等在中国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电商的崛起: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商渠道在化妆品行业中的份额不断增加。电商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便利的购物体验和精准的营销活动,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淘宝、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成为化妆品销售的重要渠道。

  特色化妆品市场的崛起:在细分领域中,一些特色化妆品市场开始受到关注。例如,有机天然化妆品、男士护肤品、儿童化妆品等。这些特色市场在满足特定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由于市场规模庞大,化妆品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品牌之间争夺市场份额和消费者的关注力,产品的创新和品质成为竞争的关键因素。同时,价格战和促销活动也常见于市场中。

  总体看来,化妆品行业的市场格局呈现出国际化集团与本土品牌竞争、电商渠道崛起、特色化妆品市场的发展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等特点。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环境的变革,行业格局也将持续发展和调整。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化妆品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