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综合 资讯详情
整容市场美丽陷阱充斥 医疗美容现管理真空致医疗事故频发
 整容 2016-01-01 08:40:27

  现代人都非常注重外在形象,整容行业也借此拓展商机,微整形正得到越来越多爱美人士的青睐。分析人士认为,到2019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整形美容手术市场。

整容市场美丽陷阱充斥 医疗美容现管理真空致医疗事故频发

  现今社会,受韩流的猛烈冲击,公众追求完美的极致心理愈演愈烈,不开刀、不动骨、创伤小,相较于大刀阔斧的“改头换面”,短时间变美变年轻的微整形正得到越来越多爱美人士的青睐。

  而在微信朋友圈内,各色“微整大师”也悄然出现,他们打着“国际机构认证”的旗号,没有任何营业执照或许可证,就在美容院、美甲店、甚至居民楼内支一张手术台,为客人注射填充物。

  微信、微博成微整事故重灾区 整容瞬间变“毁容”

  “打一针就变美”“隆鼻除皱填充法令纹”“无毒害可吸收”……如今,微信朋友圈内微整形信息多如牛毛,其声称经过专业培训,甚至赴韩国进修,产品都是国外进口,价格比正规整形医院低很多,再配以几张整形前后的对比照,让不少爱美者“心中长草”。

  近日,福州的林小姐经朋友介绍,结识了微信朋友圈内一位“韩国整形李医生”,其声称只需2000元就可以注射隆下巴,注射地点在一家宾馆内。

  “主要觉得打针是小事,价格也比正规整形医院便宜一些,所以就心动了。”林小姐说,这位“李医生”自称是一家公立医院的整形医生,而给她注射的是一种美国进口针剂,目前国内没有出售。

  林小姐一开始对注射效果很满意,谁知一个多月后,她的下巴越变越长,最后竟成了“鞋拔子脸”。万般无奈之下,她只好去公立医院检查。经诊断,林小姐是被注射了违禁药品“自体细胞生长肽”,导致下巴增生,而目前国内并没有允许将这种药品进行整形填充。

  非法医疗机构、非专业医师、非合格产品,据业内统计,目前微整形毁容事件中,有九成来自“三非”,而微博微信正是“三非”整形的重灾区。在微博上输入“微整形”,相关用户达上千名,多标榜自己为微整形美容师。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教育与管理分会副会长周展超告诉记者,一些“微整专家”带着针管四处“走穴”,甚至约好时间到宾馆、住家登门服务。事实上,在一些大城市的繁华商圈,存在大量“打黑针”的美容院。更多最新美容行业市场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美容及整容植入材料行业市场竞争力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记者了解到,如此这般的培训班多是大班授课,学员中医生所占比例仅为5%至10%,其余多是非医疗美容行业的从业人员,包括美甲师、理发店小工等。培训时先用假人练手,接着学员之间互相在脸上练习打“美容针”和“瘦脸针”。

  “整形医生不能速成,操作者必须持有医疗执业资格证。”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院长吴念说,医疗美容主诊医师相当于专科医师的水平,按照规范的培训标准,医学生大学毕业后,需要继续接受3年至5年的专科医师培训。目前市场所谓的医疗美容培训机构不仅没有资质,其所颁布的证书也不被卫生行政部门承认。

  吴念介绍,2002年颁布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并未明确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培训机构的细则,只是部分地区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规程,比如北京市卫计委在经过业内专家评议、认定后,明确一批三级甲等医院可以作为美容主诊医师的培训机构,培训机构必须符合相关条件,包括师资、硬件、培训大纲、培训时间等。

  微整形市场充斥陷阱 监管真空亟待弥补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技术标准与质量控制部主任刘琳琳说,近年来我国医疗美容,特别是微整形行业发展迅猛,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相关管理办法滞后,监管部门职责不清,医疗美容出现管理真空,再加上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导致相关医疗事故频频发生。

  “微整形不开刀、微创并不意味着风险降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主任郭树忠说,其要求操作者熟悉神经学、解剖学等多门学科,而不少非法机构使用的玻尿酸、肉毒素并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的产品,一些机构甚至为消费者注射早已明令禁止的奥美定。

  郭树忠告诉记者,近两年微整形事故在急速增长,仅他个人每月要收治20余起微整形失败前来修复的患者。“在修复过程中,我们发现患者注射物的层次混乱,有深有浅,取出时很麻烦。一些注射物长期残存在体内,甚至误入血管,造成局部血管堵塞,轻则毁容,重则引起失明甚至死亡。”郭树忠说。

  吴念表示,微整形本应由卫生行政部门监管,但由于许多微整形在美容院、美甲店或者酒店进行,论管辖权又归工商部门管理。然而工商部门对医疗美容难以界定,且这些非法机构隐蔽性强、流动性高,在没有充分证据的前提下,工商部门难以有效执法。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病理科主任孙建方提交提案,呼吁尽快修订和完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尽快明确工商和卫生部门的监管职责,建议以卫生部门为主管部门,加强工商与卫生部门的信息互通,建立定期会议交流制度,坚决查处超范围经营、非法行医等行为。与此同时,提高整形美容行业的准入标准,对经营规模、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消费者也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刘琳琳提醒,消费者要选择正规的医疗美容医院,在微整形之前,要和医院签订合同,保留凭据、病历、手术记录等,做完手术缴纳费用时,应当向机构索取发票。如果在美容院遭遇了不正规的美容手术,也可向卫生部门举报。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整容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