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战争是“信息战争”,卫星越来越成为整个武器系统的信息核心与制高点,发挥不可替代的军事力量倍增作用。航天卫星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可以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而且市场应用需求大。
中国卫星产业有望接力高铁、核电产业,成为“走出去“战略的又一个重要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大机遇。
根据2015年10月29日发布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我国卫星产业将步入黄金十年,地面设备制造有望超预期,卫星通信和卫星遥感迎来商业化机遇,“一带一路”战略也将为卫星制造和卫星应用带来新的市场增量空间。与此同时,国防安全需求提升、军队体制改革以及民用市场规模扩大的大背景,都将进一步推动卫星导航产业大发展。
政策支持卫星产业大发展
2015年10月29日,《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发布。规划提出“三步走”的发展规划,最终实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展目标。第一阶段是“十二五”基本形成骨干框架,第二阶段是“十三五”基本建成体系,第三阶段是“十四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航天历来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十年规划彰显了我国发展民用航天事业的坚定决心,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将推动我国卫星产业快速发展,对整个产业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规划中提到国家将在政策、投资、税收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最强推动力。更多最新相关卫星行业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卫星行业深度调研分析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指出,此次规划中提到三大卫星系统同步发展,符合预期,将全面推动我国卫星产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规划看,我国卫星产业的发展重点已由卫星制造向卫星应用产业转变。与卫星制造相比,卫星应用的壁垒并不高,民营企业可以充分参与竞争。
全球卫星制造和卫星应用的营业收入比例约为1:9,卫星应用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卫星应用可分为地面设备制造和运营服务两个环节,从地面设备制造方面看,天地一体化发展规划使地面设备的研发和采购进度更加提前,有望超预期;从运营服务方面看,我国卫星通信和卫星遥感领域的商业化运作刚刚起步,未来充满了发展机遇。另外,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在我国卫星产业在国际业务方面将有望取得突破,为卫星制造和卫星应用带来新的市场增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