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疾病,所以药价关系着居民的生活。价格由市场说了算的药品此次新增了约2700种,但不同药品市场定价方式还是有不同。比如,医保基金支付的药品,通过制定医保支付标准探索引导药品价格合理形成的机制。
《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6月1日正式施行后,药品价格始终牵动着消费者的心。北京商报记者昨日从本市一些药店了解到,药品价格放开一个月以来,部分低价药和中成药有涨价迹象,绝大部分药价并未出现大幅波动。
消费者武女士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她原来从药店购买河北出产的复方芦荟胶囊,很长时间脱销了。北京商报记者从永安堂了解到,这种药已经停止进货了。尽管很多患者表示已经对此药有依赖性,但是在北京的几家知名连锁药店中还是拒绝销售。据一位医务人员透露,该药退出北京市场的原因是副作用大。但是北京商报记者从厂家了解到,主要原因是该药调价动作过大,“原来一盒卖6元,现在调价后涨幅超过一倍。这也是不能再进北京药店销售的真正原因”。一位厂家业务人员透露,现在该药只能走自销邮购的路子。
据介绍,药店销售的药品分两部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开具的处方才能购药,这部分药品价格是双轨制,有限制;非处方药又分甲、乙两类,甲类是由零售药房销售,乙类则是在超市销售,是完全放开的。
北京市金象大药房医药连锁公司总经理助理赵艳洁表示,从6月初药价放开到现在,该公司接到两家低价药品生产厂家提出的涨价要求,以及两家品牌厂家提出的药价调整要求,涉及的药品包括红霉素眼膏从1.1元涨到2元,盐酸金霉素眼膏从2.1元涨到3元,过氧化氢溶液由1.3元涨到1.85元,藿香正气滴丸由19.8元涨到29元,同仁堂生产的六味地黄丸从17.7元调整到23元。应该说,目前本市药店大部分药价没有变动,变动的只是一些低价药和中成药。
业内人士认为,一些集中需求的药品存在多家生产、竞争充分、可替代性强的状况,因此,尽管此次药价放开了,但并不存在大幅上涨的物质基础。再者,在零差率和差价率政策双重控制下,医院销售的药品价格会保持稳定,这样为稳定药店售价奠定了基础。
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器械公司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情况看,药价放开并未刺激药企大幅提高药价的根源在于,目前我国只有约10%的药品是一家独有、市场需求大的药品,放开后可能价格会有所上涨,而相对于其他占据80%-90%的药品可替代性强,生产厂家多,竞争激烈,因此不具备放开就涨价的条件,“涨价只会丢掉市场”。据悉,一些药企还是有调价的计划,但多数还在市场观望期,要看市场反应和同行动作,以及政府下一步的配套政策、监管措施等,也许未来的药品零售价格还是会随着人工、原料、技术的发展总体呈现水涨船高的态势。更多相关行业资讯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药品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