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运动装 资讯详情
2013年上半年李宁营业收入29.06亿元 同比下降24.6%
 李宁 2013-01-01 09:09:47

  “新款7折封顶。”这是目前国内知名运动品牌特步、361度等新品价格时获得的最新折扣。中国报告大厅记者在多家专卖店看到,为了消化库存,各大运动品牌频频推出特卖商品,个别品牌甚至推出1折至5折的折扣。

  各大运动品牌的频频打折活动难免会令其伤筋动骨,间接导致业绩大幅下降。特步打出了1折至5折的最低折扣,其在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更是出现了五年来的首次下滑。疯狂打折促销的背后,国内各大运动品牌大规模关店也是原因之一。

  中国报告大厅分析,国内各大运动品牌业绩不容乐观主要是因为,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尚未回暖,运动服装行业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难以提前复苏。其次,各大运动品牌在前期大肆跑马圈地,扩张过度,为现在去库存造成了较大困难。

  国产运动品牌经历了之前的飞速发展之后,整个行业传统批发模式的过度发展导致了目前行业的高库存,使其业绩大幅下降。目前,运动品牌的库存依旧维持高位。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30日,李宁渠道库存平均周转期从九个月的峰值降至七个月以下,库存总额降低逾30%。目前,李宁公司着力于通过优化销售网络持续解决早期过度扩张出现的问题。

  看好运动品牌前景

  虽然2013年上半年,李宁营业收入实现29.06亿元,同比下降24.6%。

  李宁公司认为,2013年上半年,业内主要企业均采取措施力求解决产能过剩和盈利能力下滑的问题,预计下半年这种状况将会继续。“我们相信李宁拥有成功的计划,行业低迷并不代表所有品牌都会失败,我们将抓住机会充分发挥公司潜力。”李宁方面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各运动品牌的业绩早已跌至谷底并有反弹迹象。以李宁为例,上半年其整体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3.2%升至期内的43.6%,同比增长0.4%,并有超过90%的经销商参与渠道复兴计划,平均周转期大幅下降。

  此外,中国动向今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2.1%至48.1%,但中国地区KAPPA业务的毛利率同比改善0.5%至54.4%。

  对于运动品牌的未来,李宁公司表示,长期来看,我们依然对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增长潜力充满信心。公司坚信中国持续、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者追求更好产品和品牌的消费需求、日用消费品价格的上涨以及体育活动参与度的提高都将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李宁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