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信号暗示燃料电池热来临
近几年以来,国际车企一直在电动汽车(EV)领域辛勤耕耘;然而,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却不断遭遇销售遇冷的尴尬,于是国际车企纷纷寻求在燃料电池领域获得突破,进而寻找到新能源汽车的新出路。
3月初,在日本举办的国际氢燃料电池展上,展示了日系FCV的研发成果。不仅如此,据媒体报道,2013年开年,全球汽车厂商之间宣布合作开发FCV(燃料电池汽车)的项目也骤然增多。开发取得成功的话,燃料电池汽车将会在两三年后开始在市场上销售。
国内燃料电池研究亟须跟进
据了解,FCV(燃料电池汽车)是让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来产生电力运行的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汽车,它不会排放出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只会排水。FCV的续航里程能达到电动车EV的两倍,约为500公里。
需要指出的是,在电动汽车已然成为主流的时代,燃料电池某种程度上被边缘化了。目前,电动汽车的发展遇到瓶颈,于是燃料汽车再度被市场寄予更多期待。不过,与EV相比,燃料电池汽车面临着更高的技术门槛和经济性障碍。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并不是对赌,发展FCV不需要否定EV,FCV可能是新机会,但深耕挖掘EV也可能会找到突破口。当下,新能源汽车的突围或许需要多种方案的并行。
而国内,电动汽车一直占据着新能源汽车研究的主流地位,有关燃料电池的研究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回顾国内燃料电池的研究历程,燃料电池的研究始于1958年,20世纪70年代在航天事业的推动下,中国燃料电池的研究曾呈现出第一次高潮;到90年代中期,由于国家科技部与中科院将燃料电池技术列入“九五”科技攻关计划的推动,中国进入了燃料电池研究的第二个高潮。分析人士表示,在国际车企纷纷转战燃料电池汽车之际,我国也亟须加强相关的研究工作。
燃料电池概念或受资金关注
当前,燃料电池的研究与开发主要集中在四大技术方面:电解质膜、电极、燃料及系统结构。目前。日美欧各厂家均在开发面向便携电子设备的燃料电池,尤其重视电解质膜、电极及燃料方面的材料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