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具体到一个城市或者一个乡镇,发展“最低碳”的旅游业,成为绝好的选择。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产业选择和定位。工业大市、农业大市已屡见不鲜,而真正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则需要下一番工夫,但付出之后的回报却是喜人的。以桐乡市来说,这是一个工业大县,也是一个农业大县,但如今,桐乡又提出了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大县”的口号,一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桐乡拥有国家5A级景区——乌镇景区,这也是其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大县”的最大筹码。尝到旅游甜头的桐乡市,将产业定位向旅游倾斜,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拉动作用突出,与旅游相关的行业、部门已超过110个,而其外延仍在不断扩展。一业兴而百业旺,相信随着桐乡发展旅游业步伐的加速,一定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大发展。
旅游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还是低碳的典范。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对比:2011年,乌镇景区全年耗电量700万千瓦时,仅相当于化纤熔体纺生产线一个半月的耗电量。不单单是节能,旅游业的低碳还体现在减排上。没有高耸入云的烟囱,也没有轰鸣刺耳的机器声,在污染日益严重的地球上,旅游业并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恰恰相反,很多旅游城市成为人类所向往的净土。
旅游业如何发展呢?一个城市、一个乡镇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需要“求同存异”。“求同”是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旅游业的战略规划,“存异”则要求有自己独特的美丽。别人有山你有水,别处有景你有情,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再看国外的著名旅游小镇,或以建筑为景,或以风景取胜,或以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吸引游客。国内方面,网络上推荐的包括嘉兴乌镇、西塘在内的中国十大旅游小镇、江南六大旅游小镇,多数也在建筑上、风景上、民俗活动上下工夫,与国外旅游小镇发展思路不谋而合,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特魅力,也都取得了成功。
因此,差异化竞争,也将是桐乡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大县”的必选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