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切割技术引入国内市场短短十余年时间里,经过内地企业的消化和吸收,市场涌现出一大批自主品牌,借助早期进口设备的高端定位,不少初涉数控切割机行业的生产企业赚的盆满菠满,但技术的不成熟和市场多品牌的竞争,使得市场出现降价风潮,不少生产企业打着三万元一台龙门切割机的广告以劣质产品充斥市场,进一步导致了市场降价与产品劣质的恶性循环。
中国数控切割机产品在国际上的品牌形象,曾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过去几年中,经常有人以此诟病。应该肯定的是,跟自己比、跟过去比,我们的产品还是有很大的进步。
比如说奇瑞汽车在印尼、巴西等国家获得好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日渐提升。但是,从工程机械、汽车产品的主要出口国来看,还是集中在俄罗斯、中东、南美、东南亚等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价格优势还是中国数控切割机产品的主要优势。
从某种意义上讲,低价也是一种原罪。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物美价廉当然是理想中的首选;但从产业的角度考虑,如果一味地靠价格去压制别人、整垮对手,似乎跟“先杀了你,然后我再自杀”的做法有些雷同。而且,出口毕竟是在人家的主场,共存共赢才会有长远的发展,“护犊”的道理谁都明白。更何况,中国数控切割机产品的低价优势也并非可持续的,廉价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丧失,原材料成本日渐走高,人民币也在升值。只是,如此浅显的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以今年出口形势比较红火的便携式数控切割机产品为例,2011年上半年便携式数控切割机出口的平均单价为1.1万美元/台,比2010年同期的0.98台提高了0.12万美元;上半年龙门式数控切割机出口的平均单价为3.58万美元/台,比2010年同期的2.98万美元/台,提高了0.6万美元等。进步是值得肯定的,但就目前形势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出口产品中中低档产品仍占较大比重。
中国数控切割机出口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调整”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关键词。国家商务部数控切割机与科技产业司副司长支陆逊曾经透露,2012年国家或将通过提高自主品牌出口资质标准等政策调整,规范汽车出口秩序,增强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这个信息,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笞,对汽车行业之外的其他数控切割机产业同样有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