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鞋靴 资讯详情
温州制鞋业未来发展方向解析
 制鞋业 2011-01-01 15:37:00

    温州鞋业国外市场主要分布在美国、欧盟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温州鞋企现已实现国际化经营三部曲中的前两部:即第一步是办贸易公司,以了解市场,积累资金,选择产品开发为突破口,如东艺鞋业,弃俄罗斯“灰色市场”转出口欧盟;第二步是成立有海外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世界销售网络的跨国集团公司,如康奈鞋业,在法、意等欧美发达国家开出80多家品牌专卖店;第三步是在海外股票市场上市,形成规模经济。据了解,温州鞋业龙头企业,如奥康、红蜻蜒都已经有上市的准备。 

    温州鞋业的国际化经营通常通过三种渠道:直接出口、国外投资办厂或收购以及OEM代工。回顾全球制鞋业的转移路径,自上世纪90年代始,世界制鞋中心由日本、中国台湾、韩国等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的广东、温州等地。而从1996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鞋类生产和出口第大国。但是,由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起步晚,普遍缺乏海外投资经验,到目前为止,大多数鞋企只是处于低级的国际化层次,真正有对外投资的制鞋企业寥寥无几。对温州鞋企国际化状况的调查情况表明,温州鞋企约5.72%处于国际战略阶段,约1/3处于完全的国内营销阶段,而中间的半壁江山只是以外销作为企业的初级国际化手段。在外向国际化发展方式上,虽然有小部分企业开始在海外建立生产型企业或跨国并购研发机构,但贴牌、代理出口和自营出口仍是温州鞋企出口的主要途径。

    温州制鞋业的国际化对策

    1、挖掘市场潜力,积极开展海外投资

    在这一过程中,有实力的企业应采用多种方式开拓国际市场,挖掘市场潜力,在全球范围内对不同附加值的价值环节进行产业优化调整和再配置,从而扩大中国鞋类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低劳动力成本为竞争基础的制鞋产业未来的发将受到限制,世界制鞋业将继续向印度、巴基斯坦、泰国、越南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温州制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应该顺应这个趋势,积极开展海外投资,在目标国家寻求合作。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缓解因为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还可以轻松绕开非关税壁垒,进一步降低出口成本。

    2、整合资源,控制鞋业的核心环节

    制鞋产业可以遵循全球价值链的升级路径来选择最合适的资源整合模式,结合已有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扩大其整合效应,将已拥有的比较优势延伸为国际化制造的竞争优势。如:在全球鞋业价值链下游,即品牌、渠道环节段,可以寻找市场潜力大的国家及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或并购当地鞋企;在价值链上游,即研发、设计环节,可采用技术合作与交流形式开展海外合资经营;而对目前仍具比较优势的价值链中游,即加工制造环节,可在国内国外同时进行转移,在国内可充分利用西部资源优势,扩大就业,在国外可借鉴其他制鞋企业,逐步向自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低的国家进行转移。通过这三方面的整合,未来各国制鞋企业都将成为全球鞋业的一部分,而温州将有机会控制全球鞋业最核心的环节。

    3、技术升级,走低碳经济之路

    随着低碳社会的迈进,人们生态观念也越来越强烈,各国也强烈呼吁制造商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开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受能源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新能源研发的投入与支持。温州鞋企可以在产品的科技含量上升级,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走低碳经济之路,提高核心竞争力。如制鞋设备中鞋底材料,鞋面面料和胶水的使用,都被广泛关注。据调查,制鞋过程中所用的胶粘剂大多为溶剂型,制鞋业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有机溶剂排放到大气层,这些有机溶剂进入大气层后将被光氧化形成大量的光化学烟雾及形成酸雨等,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同时,这种胶粘剂的溶剂在使用的过程中是无法回收的,这势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中国拥有大量的高科技人才,水性胶应运而生。但是水性胶需要较长的干燥时间和较高的干燥温度,干燥工艺条件要求严格。温州部分鞋企在节省资源、降低碳排放方面做出了实质行动,尽量控制污染源,科学合理地应用能源,争取在推进制鞋工艺上取得大的发展。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鞋类产品的出口大国,作为中国鞋业产品的主要加工生产地之一的温州更是为中国鞋类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号称“中国鞋都”。但据调查显示,温州鞋企创造的利润大部分被外国公司拿走。外国大企业通过专利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获取巨额的利润,许多温州制鞋企业则只能通过加工生产获取微薄的利润,绝大多数温州鞋企至今还游离于世界主流鞋类企业之外。

    温州制鞋业的国际化现状

    温州鞋企有近4000家,从业人员40多万,鞋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5%以上,温州驰名商标的鞋企数量约占全国总量的50%。温州鞋企的外贸依存度高,据调查,约有45%的鞋企外销比例占到了企业总销售额的80%以上,因此,国际化经营环境的变化,对温州鞋业的影响很大。在如今国际贸易状况并不乐观的大背景下,2010年温州鞋出口仍实现小幅增长,主要受益于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区域产业配套优势和温州鞋企创品牌、重研发意识的提高。金融危机加快了温州鞋企的优胜劣汰进程,企业在危机中得以成长和成熟,整个行业产业层次有了提升和细分。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