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家具 资讯详情
家具第三城“成都造”家具品牌档次急需升级
 家具 2009-01-01 08:40:00

  成都人曾有一种说法:“在成都买家具,看得起的买不起,买得起的看不起。”似乎成都老百姓买家具,普遍很难找到买得起又看得起的。如此现状下,自然多数人不知成都竟然拥有“中国家具第三城”的头衔。

  家具“第三城”墙内开花墙外香

  省市政府将家具行业列为贸易重点行业,每年一届的中国西部国际家具产业展及采购洽谈会也在发展壮大,“成都造”家具品牌面貌如今焕然一新,在产品设计、研发能力上取得了长足进步。

  四川是闻名全国的家具产销大省,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成都目前有家具企业2000余家,年产值达200多亿元,四川家具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三,产品以价廉物美迅速占领着国内二三级市场,并出口东南亚。

  外来品牌 光芒掩盖“成都造”

  成都家具在“墙外”取得品牌品质和销售上的双重突破,但成都本土市场的培养却远远落后于外来商品。是企业的舍弃,还是消费者的遗忘?

  “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四川省家具进出口商会一位人士在谈到企业的市场选择时说,“成都的企业家很聪明,因为他们知道该怎样赚钱。”据他回忆,当成都的家具企业发现广东沿海等地的优质家具迅速占领了成都一级市场时,他们意识到存在诸多劣势的成都造家具,唯一可与这些家具巨头抗衡的,就是价格和市场。于是成都家具纷纷退出一级市场,转而发展二三级市场,开始了农村之路,生产的家具也是迎合二三级市场需求的低价耐用的实用家具,在这里成都家具找到了巨大的市场,找到了赚钱的方法。

  虽然仍有以八益、太平园为代表的红牌楼商圈卖场作为市场前线,然而几乎同步成长的商圈卖场,已成为成都家具新发展的瓶颈。越来越多时尚而挑剔的成都人对家具卖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升级消费者印象

  家具“第三城”好马还需配好鞍

  有人说,成都人的消费习惯令多数人还是愿意选择外地家具,并普遍认为成都造的家具款式陈旧、工艺水平低。四川省家具进出口商会有关负责人曾这样对媒体说,大部分成都人还是选择成都家具,选择沿海家具主要是一些收入比较高的,比如说白领啊,一些老板们啊,工薪阶层主要还是选择成都厂家。西部大开发为家具业带来了商机,全域成都的大背景下,市场对家具需求每年以5%~10%的速度递增。

  事实上,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成都家具更大的份额是在全国市场上。对成都本地市场缺乏关注,导致厂家将自己淘汰的产品投到本地直销,加深了消费者对成都造家具“不成套、量很小、款式陈旧、少设计、缺少包装”等不良印象。

  成都家具要发展,也必须与时俱进,有实力的家具企业也了解到品牌和企业的包装对营销的重要作用。目前,全友、明珠、双虎等企业已经纷纷在各主要城市开设具有家居艺术氛围的专卖店,让顾客在购买家具时享受到更周到的服务。然而,仅凭少数企业的提升是不够的,只有当大多数企业聚合起来,在更完善的舞台共同发展,才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升级。

  “成都家具缺少一个针对性更强的展现舞台”一家具城商家直言不讳地说,“有的商业形象并不乐观,卖场区域较乱、产品设计及质量等诸多因素,周边大环境的制约,始终无法让品牌发展更上一个台阶。”八益家具城、太平园家私广场针对市场的需求,正不断创新,还划分出了家具专业城、办公家具城、精品家具城、金属家具城等主题家具卖场,但是越来越多的成都人对于家具卖场有了更高的要求。

  成都造家具很多都在东莞、广州、深圳参展,除了提升自己的品牌,开拓国内市场,还有一个目的是利用东莞、广州、深圳展的地理优势,向国外展示,使海外买家占据相当的比例,弥补国内市场的不足。

  作为全国家具生产基地之一,随着"全域成都"的打造,四川家具需要对外对内树立形象,树立精品形象,树立成都家具就是好家具、就是精品家具的印象。在大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厂家既需要在成都有这样一个面向世界的舞台,更需要在成都有一个以消费潜力十足的大西部为代表的国内终端消费舞台,因为这种多重的需求,注定需要对舞台的硬件设施、软硬件环境都提出更好的、国际化的要求。透过这个舞台,打造区域品牌,提升区域品牌的竞争力,提升成都家具的整体竞争力。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家具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