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产业用纺织品技术特点与市场数据全景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进入2025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在技术升级与市场调整中稳步前行。全球市场呈现新的格局,中国产业用纺织品产业在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正经历着深刻的结构性变革。从纤维加工总量突破2034.1万吨到行业总产值预计达到6480亿元,从智能制造投资增长15%到绿色技改项目占比提升至30%,技术创新正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效益逐步改善,国际市场布局优化,新兴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展现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韧性与活力。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技术发展路径日益清晰。高性能纤维的自主可控成为重点攻关方向,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得到广泛应用。2025年1-9月,非织造布产量同比增长5%,反映了技术成熟度提升带来的产能释放。同时,2025年一季度行业智能制造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5%,表明产业用纺织品生产企业正通过技术升级提升竞争力。柯桥地区发布的纺织垂类大模型“AI布”2.0,代表了产业用纺织品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长兴地区设定的目标中,要求80%以上生产设备达国内领先水平,规上企业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3.1%以上,体现了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5年预计达到3600亿元,较2024年的3324.36亿元稳步增长。行业总产值预计从2024年的5977.42亿元增至2025年的6480亿元,产成品产值从5094.81亿元增至5525亿元。在生产端,纤维加工总量从2023年的2034.1万吨继续增长,近十年已增长超1倍。化学纤维产量从2018年的5011.09万吨增至2023年的6872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6.52%。这些数据表明,产业用纺织品产业基础更加坚实,供应链稳定性增强。同时,电商平台占比提升至30%,定制化小批量订单增速达25%,反映了产业用纺织品市场模式的创新与升级。

产业用纺织品企业的经营状况在2025年呈现企稳向好态势。2025年1-3月,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9%,营业利润率达到3.3%,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到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3%,营业利润率为3.7%,亏损面为24.2%,较二季度收窄2.6个百分点。与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8%、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9.1%相比,产业用纺织品企业的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分领域看,2025年1-9月,非织造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4%,绳、索、缆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9%,纺织带和帘子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1%,而篷、帆布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2.6%,其他产业用纺织品利润总额同比下降6.9%,显示出产业用纺织品内部各细分领域发展的不均衡性。
产业用纺织品的国际贸易在2025年呈现复苏态势。2025年前三季度,出口额达到318.2亿美元,同比增长2.9%,相比2023年出口额387.7亿美元、同比下降11.2%的情况有所好转。进口额为40.9亿美元,同比增长4.6%。从出口产品结构看,非织造布卷材出口额31.8亿美元,同比增长6.7%,出口量125.6万吨,同比增长13%;一次性卫生用品出口额28.7亿美元,同比增长12%;湿巾出口额7.9亿美元,同比增长17.7%。产业用涂层织物出口额38.2亿美元,同比增长1.5%。出口市场方面,对泰国出口增长17.4%,对越南、日本、韩国分别增长2.8%、1.8%、0.7%,而对美国出口下降5.4%,对印度下降1%,显示产业用纺织品出口市场多元化取得进展。
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新兴领域需求增长突破14%。智能穿戴领域增长尤为显著,增速达21.3%,体现了产业用纺织品与电子技术的融合创新。后疫情时代,医疗纺织品向长期功能化转变,防护纺织品规模持续扩张,为产业用纺织品提供了持续增长动力。从地区发展看,柯桥地区1-9月规上纺织产值1095亿元,增长7.6%,新产品产值率近三分之一;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集群入选全省“新星”产业群试点,表明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发展取得突破。长兴地区则设定至2027年纺织及相关产业规上工业产值600亿元以上、终端产品占比提升20%以上的目标,推动产业用纺织品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综合来看,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正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市场结构持续优化,企业经营稳步改善,国际贸易格局重塑,新兴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随着高性能纤维、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技术的深入应用,产业用纺织品的附加值将进一步提升,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产业用纺织品将继续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成为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