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旅游产业细分 资讯详情
2025年旅游市场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旅游发展与重点企业布局
 旅游 2025-11-13 08:51:51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乡村旅游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数据显示,2024年贵州黎平县接待游客达66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73亿元,同比增长14%和18%。全国多地通过文旅融合、业态创新、利益共享机制,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重点旅游企业加速布局乡村市场,形成“文化+生态+旅游”“民宿+农业”等多元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一、文化赋能乡村旅游,湖南打造湖湘特色旅游品牌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湖南省通过深挖农耕文明、非遗技艺等资源,实施“后备箱工程”和“乡村文旅能人”培训计划,推动乡村旅游向精品化、品牌化升级。数据显示,其重点发展观光农业、田园综合体等业态,带动乡村文化消费增长。

  二、绿色共富模式创新,浙江湖州探索景区村庄联动发展

  浙江省湖州市通过“两入股三收益”机制和“我在文旅写青春”青年行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景区村庄运营。截至2025年,该市已建成10个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15个“村游富农”绿色共富示范区,发展乡村民宿3340家,直接带动6.8万人就业,辐射全市727个景区村庄。

  三、非遗与生态融合,贵州黎平推动“文化+旅游”增收

  贵州黎平县依托侗族大歌、农耕体验等特色资源,升级非遗工坊与研学基地,通过“禾仓美宿”配套服务和精品线路串联,建立村民参与收益共享机制。2024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达73亿元,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四、休闲农业与民宿升级,北京延庆打造乡村休闲旅游新场景

  北京市延庆区通过休闲农业园区建设、民宿服务品质提升行动,推广乡村美食、咖啡等特色业态,整合资源形成乡村休闲旅游重点片区,推动城乡客源双向流动。

  五、业态创新与利益共享,宁夏“黄河宿集”模式引领行业转型

  宁夏华正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深化“黄河宿集”模式,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服务供给质量,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其项目带动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提升,成为行业标杆。

  六、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构建“民宿+专列”文旅生态圈

  天津市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天津院子”民宿项目为核心,构建“企业投资+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依托“津旅时光号”旅游列车串联“专列+目的地”全域旅游生态,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七、农文旅融合深化,重庆“索道经济”激活乡村产业价值

  重庆美心红酒小镇以索道经济串联村落,开发沉浸式旅游体验项目,拓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通过村企联动,带动村民通过农家乐、特产销售增收,形成“红酒+文化+生态”特色IP。

  2025年的旅游市场数据显示,乡村旅游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各地通过文化挖掘、绿色共富、业态创新、利益共享等策略,推动旅游综合收入与农民增收同步增长。重点企业加速布局民宿、研学、生态旅游等领域,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村民参与”的可持续模式,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未来,乡村旅游将进一步向品牌化、科技化、体验化方向深化,持续释放乡村振兴的“旅游动能”。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旅游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