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化应用,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5年,全球首款5G-A人形机器人“夸父”以火炬手身份完成深圳全运会传递任务,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乐聚智能、宇树科技等企业加速推进上市进程,国内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488亿元。本文结合最新产业动态与数据,解析机器人技术发展、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布局趋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机器人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全球首款搭载开源鸿蒙系统的“夸父”机器人由乐聚智能与华为联合开发,实现了从操作系统到大模型的全链路自主可控。其动态平衡与协调性突破,展现了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下的应用潜力。目前,乐聚智能已完成Pre-IPO轮融资近15亿元,并计划于2026年完成A股上市辅导。该公司研发的机器人已覆盖科研教育、智慧医疗、工业制造等多元场景,与海尔、中国移动等行业龙头建立深度合作。
根据市场分析,2024年全球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778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34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中国作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增长极,2024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5.64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超1051万套。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产量预计将分别达到66.76万套和1262万套,显示制造业智能化与服务场景渗透率的快速提升。
乐聚智能的上市进程折射出机器人行业资本热度。除东方精工(持股超6%)外,兆丰股份、共进股份等十余家上市公司通过参股或业务合作方式布局机器人赛道。例如,和而泰与乐聚形成“核心控制+整机方案+整机制造”闭环,豪森智能与头部机器人厂商展开技术交流,海晨股份则聚焦智能物流与仓储系统合作。2025年前三季度,人形机器人板块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2.36%,净利润增长19.1%,其中共进股份、兆丰股份等企业净利润增幅超200%,印证了行业高景气度。
“十五五”规划将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等纳入未来产业重点方向,推动机器人技术向更高阶发展。乐聚智能的“夸父”机器人已实现5G-A技术与动态算法的融合,而华为盘古大模型的深度应用进一步强化了其自主决策能力。随着开源鸿蒙生态的完善与产业链协同加深,机器人将在医疗手术、重载运输、灾害救援等高附加值领域释放更大价值。
2025年,机器人产业在技术突破与资本加持下加速迈向商业化深水区。从人形机器人的场景落地到工业服务的全面渗透,从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到操作系统的技术自主,产业链各环节正形成合力。随着政策红利释放与市场需求扩张,机器人产业不仅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更将重塑未来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企业需把握技术迭代窗口期,持续强化研发与场景适配能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的产业竞争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