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的背景下,2025年变电站技术呈现出智能化、模块化、环保化三大特征。数据显示,西北地区75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数量较2020年增长127%,重点电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持续提升电网枢纽工程的建设标准。作为国家电网公司"西电东送"骨干网架的关键节点,玉门750千伏变电站工程近日取得重大进展,其建设实践为行业提供了技术应用范本。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变电站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该工程采用多级消防防护体系,通过水消防系统、气体灭火系统与火灾报警系统的协同运作,构建了覆盖主变压器区、继电保护室等核心区域的立体化安全网络。重点电力企业在设备选型中创新应用防风沙防腐蚀技术,使消防管网在昼夜温差达35℃的戈壁环境中保持稳定运行,设备故障率降低至0.12%以下。这种针对特殊地理环境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体现了当前变电站在极端环境适应性方面的技术突破。
在750千伏高压设备区,建设团队通过BIM技术实现消防管网安装精度达±2mm,关键设备接线可靠性测试通过率100%。针对变压器油浸设备特性,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实现15秒快速响应,同时在控制室等精密设备区域配置洁净气体灭火装置,确保灭火效能与设备保护的平衡。这种分级防护策略,体现了重点企业在高压变电站消防系统设计中的技术优势。
工程同步建设智能消防监控平台,集成128个物联网传感器和AI视频识别系统,实现火情预警准确率99.3%。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的虚拟仿真系统,可模拟13类典型火灾场景,为运维人员提供实时决策支持。这种将传统消防系统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的模式,成为2025年智慧变电站建设的重要方向。
随着消防验收的顺利完成,该工程即将进入全站带电调试阶段。预计投运后将提升嘉酒地区电网供电可靠性至99.97%,新能源消纳能力增加180万千瓦。重点电力企业的技术实践表明,现代变电站在保障电网安全的同时,正通过技术创新持续释放绿色能源转型潜力。
来看,玉门750千伏变电站在特殊环境适应性、高压设备防护、智慧运维等方面的突破,集中展现了2025年变电站技术的进步方向。随着此类重点工程的持续落地,西北电网将形成更加坚强可靠的能源枢纽网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坚实电力保障。当前我国变电站建设已进入技术迭代加速期,重点企业的技术创新将持续推动电网基础设施向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方向演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