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核心数据:2024年双十一全网家电销售额达1930亿元,同比增长26.6%,而2025年行业分析显示同比增速可能放缓。
2025年双十一家电促销季于10月20日拉开帷幕,但与去年国补政策驱动下的火爆场景不同,今年整体市场热度相对温和。部分消费者反映,家电产品在叠加多重优惠后价格不降反升,引发对促销策略及行业动向的广泛讨论。随着以旧换新政策进入尾声,家电市场正经历从政策红利向常态化竞争的转型期,价格波动成为观察行业趋势的重要窗口。

今年双十一期间,消费者发现部分厨电、黑电及消费电子产品价格在优惠后反而高于暑期或618大促。例如某品牌烘干机在双十一前标价11990元,叠加补贴后到手价7292元,但活动开启后补贴减少,最终售价升至8581元。此类现象反映出促销策略的复杂性:价格受厂商定价、平台补贴、国补政策及经销商渠道策略多重影响。
家电价格波动的核心在于供应链与渠道的联动机制。厂商通常在618后恢复日常定价,但双十一期间需通过阶段性优惠刺激需求。然而,部分企业因合规要求无法对经销商统一控价,导致各渠道价格差异显著。此外,平台补贴力度随促销阶段调整,进一步加剧了价格波动。例如,某品牌在双十一不同阶段的优惠差异,直接影响了消费者最终支付金额。
从品类来看,厨电、黑电及消费电子产品价格波动明显,而空调等白电价格相对稳定,部分旗舰款甚至降价。这一差异源于消费周期规律:空调旺季在春夏,需求已在618和暑期释放;而厨电等品类因下半年政策红利延续,成为消费者年底换新的重点目标。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双十一家电销售额达1930亿元,其中白电贡献显著,但2025年行业分析认为同比增速可能回落。
2024年底落地的以旧换新国补政策曾推动双十一家电消费达到峰值,但2025年政策效果边际减弱。尽管第四批国补已到位,但政策力度不及初期,叠加市场进入常态化竞争,家电行业面临需求分化压力。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近期倡议行业加强自律,杜绝低价竞争乱象,这一举措或为后续市场规范发展奠定基础。
在政策尾声与市场波动的双重背景下,家电投资需关注以下方向:
1. 白电领域:空调等品类因价格稳定且需求刚性,仍具抗周期属性;
2. 技术升级赛道:节能、智能化家电有望受益于长期消费升级;
3. 渠道整合能力:具备统一控价能力的头部品牌更具投资潜力。
行业分析指出,2025年家电市场需平衡价格透明度与利润空间,在政策收尾期通过产品创新与渠道优化维持增长韧性。
家电市场转型期的挑战与方向
2025年双十一家电市场的价格波动,既体现了政策红利消退后的行业阵痛,也折射出消费者对性价比与产品力的双重需求。白电品类的稳健表现与厨电消费电子的阶段性调整,为市场提供了结构性投资线索。未来,家电行业需在政策引导下强化自律,通过技术创新与渠道优化应对竞争压力,方能在政策红利退潮后实现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