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上海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工业领域持续释放增长动能,产业布局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力,成为驱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在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的双重推动下,工业增加值、投资增速及新兴动能表现均呈现显著提升,为未来产业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工业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2025年前三季度,上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1.17亿元,同比增长5.5%。工业作为经济支柱,增加值同比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达5.7%,较上半年微增0.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5.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3%,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2.1%。工业投资持续加码,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增长20.3%,远超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4.3个百分点,凸显产业布局的前瞻性和持续性。
在工业产业布局战略推动下,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增速领先全市规上工业2.8个百分点。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高技术制造业表现更为突出,产值同比增长10.3%,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0.6%和13.4%。细分领域中,风力发电机组产量翻倍增长,储能用锂电池产量激增27.9倍,印证了新能源产业的爆发式发展。
上海通过智能工厂建设加速制造业升级,累计培育12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254家市级先进级智能工厂,数量位居国内前列。生物医药领域,产业规模预计突破1万亿元,2021至2025年累计获批国产1类创新药30个、境内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45个,规上企业达2183家,头部企业如联影医疗全球排名升至第57位。政策方面,"张江研发+上海制造"行动加速推进,形成覆盖研发到应用的全链条产业生态。
为巩固全球产业竞争力,上海提出到2027年突破前沿技术并建成20家未来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2030年成为世界未来产业引领地。当前已系统布局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先导产业,同时通过《关于加快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的若干措施》,强化风力发电、储能电池等优势领域。截至2025年末,全市有效发明专利达30.6万件,同比增长12.7%,为技术创新提供持续动能。
来看,上海通过精准的工业产业布局与高强度创新投入,构建了"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突破+未来产业培育"的立体发展格局。前三季度数据印证了政策的持续显效,工业增长的韧性和规模效应正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动能。随着智能转型深化与未来产业培育加速,上海正朝着全球高端制造业中心和科技创新策源地的目标稳步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