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中国信用卡市场呈现显著收缩态势。在监管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变化双重作用下,多家银行加速推进信用卡业务整合进程,行业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数据显示,卡量持续下降、交易活跃度低迷及逾期风险上升等问题凸显了产业布局调整的迫切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信用卡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以来,中国银行率先关停独立运营的“缤纷生活”App,并将功能迁移至主品牌App,成为首家采取此举措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同期,北京农商银行关闭“凤凰信用卡”App,渤海银行亦整合信用卡服务入口至综合移动平台。这一趋势表明,银行业正通过技术资源集中化提升用户体验,同时降低多端维护成本。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信用卡及借贷合一卡总量为7.15亿张,较2022年峰值减少1.92亿张,连续11个季度下滑;授信总额达22.90万亿元,但应偿信贷余额仅8.71万亿元,卡均授信额3.14万元,使用率跌至38.03%。交易端疲软直接传导至银行收入结构,多家上市行半年报显示信用卡相关利息与非息收入同步缩水。
截至2024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达1239.64亿元,同比增幅超预期,占应偿余额比例升至1.43%。与此同时,《加强银行业保险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的通知》要求银行清理低效App,倒逼机构强化风控与合规能力。部分银行通过算法模型优化用户信用评估,并动态调整授信策略以应对市场波动。
2025年银行信用卡分中心关停规模显著扩大,交行单月关闭10余家分支机构,民生、广发等股份制银行亦加速裁撤区域性网点。此举既是响应监管对“冗余功能”的清理要求,也反映行业正从粗放式展业转向总部集中管控模式,通过精简架构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决策效率。
来看,2025年信用卡产业呈现整合深化、规模收缩与风险管控强化的三重特征。银行在应对市场需求萎缩的同时,亟需通过数字化转型重构服务场景,并借助智能风控技术平衡业务拓展与资产质量维护。未来行业竞争将聚焦于客户精细化运营能力,而监管政策导向将继续推动资源向头部机构集中,产业格局或加速分化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