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核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伦敦现货白银价格突破50美元/盎司大关,较年初上涨超70%,同期期货合约价差扩大至历史高位。当前白银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库存锐减、流动性危机与产业需求激增形成多维度影响,为投资者提供机遇的同时也伴随显著风险。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白银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中至2024年间,伦敦市场实物白银库存下降75%,从8.5亿盎司骤降至当前约2亿盎司。这一降幅远超同期工业消费增速,导致现货与期货合约价差扩大至2.73美元/盎司的历史峰值。分析人士指出,光伏产业扩张带动的工业需求增长(占比超50%)叠加ETF持仓量激增12.8%,共同挤压了市场流动性空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海外主要白银ETF通过实物担保机制锁定库存,使可交割银锭规模持续承压。
在美联储降息周期延续背景下,白银作为兼具工业金属和贵金属属性的投资标的,2024年全球主要ETF持仓突破2.8万吨。市场数据显示,纽约白银库存虽维持五年高位,但跨市套利受制于运输瓶颈与地缘风险——美国潜在的关税政策、物流中断可能性(如政府停摆)均可能延长伦敦现货短缺周期。这种结构性矛盾推动白银隐含租赁利率飙升至40.3%,进一步加剧空头逼仓压力。
上游矿山企业面临扩产与成本管控的双重挑战,而光伏组件制造商因银浆需求激增成为关键终端客户。数据显示,单瓦银耗量虽受技术迭代影响下降,但总需求仍以年均8%速度增长。与此同时,回收产业价值凸显,全球废料再生占比预计从2023年的15%提升至2026年的22%,相关企业有望通过工艺创新抢占市场。在投资标的筛选中,需重点关注资源自给率超70%的企业及具备全产业链布局的龙头。
当前白银市场正经历定价权转移——2024年金融需求占比首次超过工业需求,推动其与黄金联动性增强至0.85以上。但高企的价格可能抑制部分边际消费,刺激矿山产能释放(预计2025年产量增长6%)。长期来看,若地缘冲突持续推高避险情绪,白银或复制黄金的“类货币”属性演进路径,形成供需双轮驱动的新格局。
白银市场的战略价值与投资边界
综合来看,当前白银市场呈现供需紧平衡、金融化加速与地缘风险交织的特征。投资者需密切关注三大变量:伦敦库存能否在3-6个月内恢复至2.5亿盎司安全阈值;美国对白银出口政策动向;以及光伏产业技术替代进程。尽管短期流动性危机可能推升价格至60美元/盎司以上,但中长期需警惕高波动性与产业链利润再分配风险。对于重点企业而言,强化供应链韧性、布局再生资源赛道将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