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展会全景扫描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手办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刚刚落幕的Wonder Festival 2025(简称WF2025)在上海以破纪录规模展现手办产业蓬勃生机。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模型展,本届活动吸引超400家品牌商家及2000名个人创作者参与,展出10万件展品,两天线下观展人次突破12万。从技术迭代到版权生态构建,这场"垂直领域狂欢"不仅刷新行业数据记录,更揭示出中国手办市场正以技术革新为支点撬动产业新格局。
本届展会集中展现了手办制作领域的技术突破。国际品牌Alter首次参展即带来搭载纳米级表面处理工艺的限定款,通过微雕技术实现0.1毫米精度的鳞片细节;本土厂商MOSHOWTOYS模寿则展出采用AI辅助设计系统开发的新品,将原型创作效率提升40%。数据显示,本届展会超千款新品中,68%应用了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较去年增长27个百分点。
技术革新直接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个人创作者参展数量同比激增11%,其中52%开始使用自动化涂装设备;品牌展商规模扩容33%,新晋企业占比超35%。这些数据印证着从手工作坊到智能制造的产业升级进程。
WF2025延续"当日版权制度"特色,B站联合国内35家版权方开放62个合作IP。这种创新机制使个人创作者可合法开发孙悟空、白蛇传等经典题材作品,现场成交的国潮系列平均溢价达45%。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影视级模型工作室展出的终结者、金刚狼等角色雕塑,将手办范畴拓展至影视特效领域。
产业布局呈现显著跨界特征:
展会数据揭示出鲜明的市场需求分层:
参展厂商策略分化显现产业成熟度:国际品牌聚焦限量版打造,本土企业则通过"展会反馈-快速量产"模式应对市场需求。MOSHOWTOYS负责人透露,其830元限定品去年售出1200件后,今年备货量直接翻倍;而个人创作者展区出现的样品试水现象,则反映中小厂商正在探索柔性生产路径。
趋势展望:技术赋能下的产业生态重构
WF2025全景图谱勾勒出手办产业三大演进方向:制造端向数字化智造转型、内容端构建IP共生体系、市场端实现消费群体破圈。当3D打印精度突破毫米级门槛,当版权开放机制催生创作繁荣,这个曾被视为小众文化的领域,正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布局,在12万观众的购物车中完成从"亚文化符号"到"艺术消费品"的价值跃升。可以预见,随着产业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中国手办市场将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重要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