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外科器械领域整合加速背后的产业动向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微创手术技术普及,2025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3万亿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达96亿次,其中骨科相关治疗需求同比增长8.7%。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双轮驱动下,并购重组成为医疗企业抢占赛道的关键策略。东星医疗近期披露的并购计划,正是这一趋势的具体实践。
2025年9月26日,主营外科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的东星医疗宣布拟现金收购武汉医佳宝生物材料有限公司90%股权。标的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骨科生物医学材料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储备,其加入将直接强化上市公司在外科植入物领域的技术布局。根据公开数据,我国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12.3%,预计2025年突破480亿元。此次交易若顺利完成,将成为医疗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典型案例。
从东星医疗近年业绩看,其营业收入虽保持稳定(2023年4.35亿元),但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4.84%至7818万元。归母净利润波动更为显著:2023年9742万元的利润在2024年上半年骤降至1206万元,降幅达39.35%。这一数据变化与行业整体趋势相符——国家医保局统计显示,2024年高值耗材集采覆盖品类同比扩大40%,平均降价幅度超70%。医疗企业正面临从产品销售向价值服务转型的迫切需求。
本次交易核心价值在于技术协同效应:东星医疗现有吻合器业务与医佳宝的骨科生物材料技术形成互补,可构建覆盖普外科、骨科的全链条产品矩阵。值得注意的是,标的公司已掌握3D打印多孔钛合金关节假体等前沿技术,此类创新产品的市场渗透率预计在2025年突破18%。通过此次并购,东星医疗资产负债率有望从当前9.67%水平进一步优化,同时加速其向骨科生物材料高附加值领域的延伸。
天眼查数据显示,东星医疗近年累计产生51条风险预警信息,其中涉及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变更的占比达43%。这反映出医疗行业在创新提速的同时,面临的注册审批复杂度和质量管控压力同步上升。国家药监局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医用耗材飞行检查频次同比增加65%,不合格产品召回数量增长近三成。对并购标的公司的合规性审查将成为交易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医疗产业变革中的战略选择与数据启示
在政策调控深化、技术迭代加速的2025年,东星医疗的并购策略既展现了医疗器械企业通过产业链整合应对行业变局的典型路径,也暴露出盈利模式转型的现实挑战。核心财务指标的波动与创新研发投入的加码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医疗企业在规模扩张与质量管控间的平衡难题。随着生物材料、智能手术器械等新兴赛道持续升温,如何将并购带来的技术红利转化为可持续的市场竞争力,将成为检验企业战略成效的关键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