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全球半导体行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先进封装技术成为突破摩尔定律瓶颈的核心路径。根据最新产业数据,2025年后端设备市场规模已达69亿美元,HBM堆叠、混合键合等工艺推动产业链重构。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半导体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随着制程向3nm以下推进,传统光刻/刻蚀设备技术要求持续攀升,晶圆厂设备投资占比超过80%。先进封装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HBM堆叠需求推动TSV刻蚀机、研磨设备等市场需求激增。数据显示,混合键合工艺对设备精度要求达到亚微米级,带动相关设备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5.8%。
全球前五大半导体设备厂商仍由美日欧主导,但后道封装领域出现结构性变化:日本DISCO以42%市占率稳居减薄/切割设备龙头;荷兰BESI在芯片贴装领域占据35%市场份额;中国香港ASMPT凭借引线键合、凸块设备双料冠军地位,在全球先进封装设备市场占有率突破28%,尤其在HBM键合机领域已获得头部客户订单。
国内后道设备自给率不足14%,与2030年目标存在显著差距。相较于从零研发或跨境并购的高风险路径,重点扶持具备技术积累的本土企业更具可行性。ASMPT作为唯一进入全球第一梯队的中国企业,在混合键合机等前沿领域已实现技术突破,并通过上海临港研发中心完成国产化布局,2023年大陆营收占比达30%,成为关键战略支点。
当前全球半导体设备呈现"摩尔放缓+封装革命"双重特征。ASMPT在先进封装设备领域拥有超过2000项专利,其HBM键合机精度和产能指标已比肩国际头部企业。数据显示,该公司第二代混合键合设备将于第三季度交付量产客户,预计带动国产封装设备市占率提升至18%以上。
来看,2025年半导体产业呈现三大特征:先进封装技术主导创新方向、后道设备需求增速超越前端、中国厂商在特定领域实现突破。面对美国持续升级的出口管制,通过强化ASMPT等本土头部企业的技术优势,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已成为保障产业链安全的核心策略。未来五年,随着HBM堆叠工艺向8层以上发展,半导体设备市场的技术门槛与战略价值将持续提升,产业格局重构正在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