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2025年9月,全球金属钨市场呈现显著波动。受供应端持续收紧与下游需求激增的双重驱动,钨价年内涨幅突破历史记录。本文通过梳理政策环境、供需结构及最新统计数据,揭示当前金属钨市场的核心矛盾,并展望未来价格走势的关键影响因素。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金属钨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截至2025年9月9日,国内钨精矿价格达到28.75万元/吨,仲钨酸铵(APT)均价为41.25万元/吨,钨粉价格突破635元/千克。自年初以来,主要钨产品价格普遍上涨超50%,部分品种年度涨幅接近100%。市场呈现三个阶段特征:
2025年我国继续执行钨矿开采总量控制,第一批钨精矿(65%三氧化钨含量)配额为5.8万吨,同比减少4000吨,降幅达6.45%。主要产区如江西、湖南的配额下调幅度高达8%-10%,直接导致矿山开工率不足35%,周产量缩减200吨。
此外,环保政策趋严加速中小矿企退出:
2025年全球钨消费结构显著变化,关键领域需求增速远超预期:
国内上半年数据进一步印证这一趋势:
当前供应链呈现极低库存状态,加剧价格波动敏感性:
基于现有供需矛盾,市场普遍预期价格中枢将维持在40万-60万元/吨区间。然而,以下风险因素可能改变趋势:
2025年金属钨市场在政策调控与环境约束下,供需矛盾持续深化,价格攀升至历史高位。光伏、半导体等领域的结构性需求增长成为核心驱动力,而库存低位进一步放大了市场的脆弱性。尽管短期价格易涨难跌,但技术突破或产能释放可能为未来走势带来变数。企业需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及下游需求变化,以应对市场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