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废旧聚苯乙烯泡沫板(EPS)的回收与再利用成为了材料科学与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EPS作为一种常见的塑料废弃物,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等领域,但其难以降解的特性使其处理与回收成为挑战。传统的处理方式如填埋和焚烧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探索创新的技术将废旧EPS有效回收利用,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为相关行业提供新的材料解决方案。在众多应用领域中,将废旧EPS与沥青复合用于道路建设,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还提升了复合材料的性能,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2025-2030年中国聚苯乙烯泡沫板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为了探究废旧聚苯乙烯泡沫板(EPS)在沥青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潜力,本研究制备了不同EPS质量分数(0、2%、5%、8%、10%)的复合材料,以评估其对沥青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EPS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显著提高,尤其当EPS的质量分数为8%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2.35MPa。这表明适量添加废旧EPS能够有效改善泡沫-沥青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为其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聚苯乙烯泡沫板行业性能分析提到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废旧聚苯乙烯泡沫板(EPS)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呈现出明显的变化。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剪切强度均随着EPS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先逐渐升高后下降。当EPS的质量分数为8%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2.35MPa,冲击强度为19.2kJ/m²,剪切强度为2.05MPa,均为最佳值。这主要是由于EPS颗粒的弹性和分散作用有助于材料在拉伸和剪切过程中吸收更多的能量,从而提升了材料的抗拉和抗剪能力。然而,当EPS的质量分数为10%时,力学性能略有下降,表明过高的EPS占比可能导致材料内部结构的非均匀性。此外,弹性模量从1525MPa降至1185MPa,表明EPS的加入改善了材料的柔性,降低了材料的刚性。
维卡软化温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EPS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有所提升,软化温度轻微上升。当EPS的质量分数为8%时,维卡软化温度高达66.31°C。这可能是因为适量的EPS增加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EPS作为一种热塑性材料,其本身具有较高的热软化温度(一般在90°C以上),在复合材料中能够增强材料的整体热稳定性。当EPS的质量分数为10%时,维卡软化温度略有下降(65.34°C),可能是EPS的占比过高,导致材料的热稳定性略有下降或分散性不足。
热重分析(TG)结果显示,随着EPS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显著提升。初始分解温度从230°C逐渐升高至248°C(EPS的质量分数为10%时),表明材料在低温阶段抗热分解能力增强。同时,最大分解速率温度从380°C升至398°C,表明材料在高温阶段的分解速率受到抑制。此外,600°C时的残炭率从40%下降至30%,表明随着EPS质量分数的增加,挥发性产物增多,但残余物质的减少并未显著削弱材料的热性能。综合来看,适量的EPS(质量分数为8%~10%)能够在提高初始分解温度和最大分解速率温度的同时,保持合理的残炭率,表现出较优的热稳定性。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显示,随着EPS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逐渐平整,碎片逐渐减少。这表明适量添加EPS能够提升复合材料的内部密实度,从而影响其宏观力学性能。适量的EPS能够均匀分散于沥青基体中,形成热阻网络结构,这种结构能够在高温下限制沥青分子的流动性,延缓其软化,从而提升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总结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废旧聚苯乙烯泡沫板(EPS)质量分数对泡沫-沥青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PS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等均有所改善。建议EPS的添加质量分数为8%~10%,在此范围内,复合材料展现出最佳的综合性能。通过将废旧EPS与沥青复合,不仅实现了EPS的资源化利用,还提升了复合材料的性能,为废旧EPS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为聚苯乙烯泡沫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