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梯行业正经历政策导向调整、市场需求波动与激烈市场竞争的多重考验。作为垂直领域的重要参与者,通用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半年度报告显示其经营面临严峻挑战: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滑近四成,净利润首现亏损,折射出当前电梯产业在技术迭代与成本管控间的艰难平衡。本文通过解析行业政策环境变化、竞争态势演变及企业财务表现,揭示电梯制造企业在新周期下的生存图景。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梯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国家层面持续强化建筑安全标准,并推动绿色低碳电梯应用补贴政策落地。数据显示,通用电梯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6亿元,同比减少40.91%,归母净利润亏损达-0.18亿元,扣非后净利同步下降506.92%。这一数据波动与政府基建项目放缓直接相关——地方财政收紧导致学校、医院等公共电梯采购预算压缩超30%,而新建住宅加装电梯补贴审批流程延长至6个月以上,企业订单转化效率显著降低。
在行业增速趋缓背景下,头部企业通过技术降本展开激烈角逐。2022-2024年通用电梯营收分别为4.27亿、4.71亿和5.31亿元,虽保持增长但增速呈现波动(-9.54%→+10.34%→+12.77%),暴露出其市场份额受制于外资品牌与区域龙头的双重挤压。例如,日立电梯通过模块化设计将交付周期缩短至行业平均水平的60%,而奥的斯则凭借智慧维保系统抢占高端市场,迫使通用电梯在华东地区主动下调产品单价15%-20%以维持市占率。
从关键指标看,通用电梯负债水平持续攀升,2024年资产负债率达38.41%,较上年提升近3个百分点。其亏损背后不仅是短期经营困境,更反映行业结构性矛盾:原材料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推高生产成本,而智能电梯研发投入占比已达营收的6.5%,却尚未形成技术变现闭环。值得关注的是,公司2023年净利润曾短暂转正(1083万元),但2024年再度陷入亏损(-4890万元),显示其盈利模式仍高度依赖传统制造业务。
天眼查数据显示,通用电梯现存法律诉讼及经营异常预警达112条,较去年同期增加35%。这与其供应链管理失序直接关联——受房地产行业拖累,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89天延长至2024年的146天,同时参股的苏州创通资本等投资平台未能实现预期收益。为缓解资金压力,企业正加速推进电梯维保服务数字化转型,并计划将华东地区产能向东南亚转移以降低关税成本。
综合2025年上半年数据可见,通用电梯面临的挑战既是行业共性困境的缩影(如政策调整、竞争白热化),也暴露了自身在技术储备、市场策略上的短板。未来企业需在绿色技术研发、供应链韧性建设及服务增值领域持续突破,方能在政策驱动与消费升级交织的新周期中重塑竞争力。当前529名员工构成的人力资源基础若能有效转化为创新动能,或将成为扭转经营颓势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