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今年暑期,在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推动下,长三角地区红色旅游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南京照相馆》等影视作品引发年轻群体情感共鸣,红色旅游正通过创新业态吸引新生代消费者,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行业规模持续扩容。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红色旅游接待量同比增长78%,长三角地区凭借密集的历史遗迹和科技赋能体验成为核心增长极。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暑期档冠军影片《南京照相馆》票房突破25亿元,其真实历史事件的演绎引发观众线下打卡热潮。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例,该场馆暑期日均接待量达2.5万人次,需提前数日预约;上海影视乐园作为核心取景地,工作日客流近3000人次,周末更突破6000人次,其推出的沉浸式抗战历史活动使7月搜索热度环比上涨80%。浙江舟山东极岛因《东极岛》上映成为网红目的地,《觉醒年代》《长津湖》等经典影视作品的取景地也持续吸引游客。据行业报告,2023年全国红色旅游市场规模已近万亿元,政策层面对文旅融合的倾斜进一步加速了市场扩张。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参与沉浸式项目的游客中,学生群体占比28%,亲子家庭达31%。家长反馈显示,许多行程由孩子主动发起,“红色教育+社交传播”形成双向驱动。上海、南京等地红色景点通过小红书等平台推出“分享即赠纪念册”活动,成功激发年轻群体自发传播。长三角地区依托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等资源,构建了覆盖研学、亲子游的多元化产品矩阵。这种代际联动不仅提升景点复购率,更推动红色文化在年轻一代中实现价值传承。
从浙江南湖“AR红船启航”到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数字一大·初心之旅”,虚拟现实与元宇宙技术使历史场景可感知。2025年暑期,四行仓库等场馆推出的“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延长开放至晚间,通过微电影展映、夜间讲解等方式提升体验时长。数据显示,中共一大纪念馆上半年接待量同比增长12.69%,政策对科技应用的扶持显著提升了红色旅游吸引力。此类创新不仅满足Z世代“游戏化+剧情化”的参与偏好,更将单次游览转化为持续的文化浸润过程。
2025年红色旅游在政策红利、影视IP联动及科技创新三重引擎下呈现强劲发展态势。长三角地区凭借密集的历史资源与数字化体验设计,成为全国市场增长的标杆区域。年轻群体通过社交媒体形成传播闭环,亲子互动推动代际教育深化,而沉浸式技术则重构了历史认知方式。未来,在文旅融合政策持续加码背景下,红色旅游将加速从单一观光向复合型文化消费转型,其市场规模与社会价值有望实现双重跃升。(全文数据均基于2025年8月前公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