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集成电路 资讯详情
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布局及技术特点:浦东新区引领全球创新高地
 集成电路 2025-08-20 15:06:47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聚焦三大先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

  上海浦东新区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关键节点,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为支柱的产业集群已形成显著规模。截至2024年底,浦东通过系统性布局和技术创新突破,在集成电路领域率先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为全球产业链贡献中国方案。

  一、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跃居全国前列,技术攻坚成效显著

  浦东新区在集成电路领域的战略布局成效斐然。2024年该产业规模达到2947亿元人民币,占全国总量约五分之一,形成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在工艺制程领域突破14纳米节点,FinFET晶体管结构等先进工艺实现量产应用,光刻胶、大硅片等关键材料国产化率提升至65%。通过建设张江实验室和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区内集聚了超过30家国家级研发平台,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8%,技术攻关速度较行业平均水平快40%。

  二、生物医药与集成电路协同创新,打造研产一体化生态

  依托集成电路的技术支撑,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在研管线数量接近2000个,其中一类新药研发占比达40%(800余个)。"十四五"期间累计获批国产一类创新药23个、三类医疗器械27个,两项总量分别达到28个和36个。今年新增的6个一类新药占全国同期审批量14%,充分体现了集成电路在生物芯片、基因测序设备等领域的技术赋能效应。

  三、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深度融合,构建智能计算新范式

  浦东通过"模力社区"建设推动大模型产业链发展,已集聚近200家垂类模型企业,完成备案的28个大模型中包括AI设计辅助工具等集成电路专用算法。这种算力网络与芯片制造的技术联动,使区内企业平均研发周期缩短35%,良品率提升至98.7%。在先进封装技术领域,异构集成Bonding工艺突破微米级精度控制,支撑高密度三维芯片量产。

  四、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升级,助力集成电路国际化进程

  浦东设立的"走出去"综合服务中心已形成11家核心机构协同运作机制,联动72家战略合作伙伴构建出海服务网络。通过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制定完成跨境数据流动管理办法,先行启动区年内将实现封闭验收。预计到2030年(十五五末),将培育400家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集成电路出海先锋企业,并形成100家以上跨国运营总部。

  浦东新区通过系统性布局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强化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在关键领域突破"卡脖子"环节,同时推动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协同发展。2025年作为新旧规划衔接的关键节点,浦东正以占全国万分之一二的陆域面积创造1/76的GDP贡献,其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技术迭代速度保持全球领先。这种创新生态的构建不仅巩固了上海在全球半导体版图的核心地位,更为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可复制的区域发展范式。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集成电路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