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据最新行业统计,2025年全国商超企业自有品牌商品销售额突破3800亿元,同比增长17%,占整体零售规模的9.2%。其中,头部企业自有品牌渗透率已超过40%,成为驱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动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商超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当前中国商超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转型,通过打造高质低价的自有品牌形成核心竞争力。以步步高为例,其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2.0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关键举措包括关闭低效门店、优化供应链并深化自有品牌战略。红旗连锁同期实现净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5.33%,通过扩容"红旗优选"系列商品矩阵满足多元消费需求,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多家企业通过垂直整合提升毛利率。新华百货采用源头直采和联合养殖模式,将生鲜类商品的采购成本降低12%-18%;重庆百货则推出"宝元通"自营黄金品牌,在4家门店实现1500万元销售额,并拓展定制金条、钱币等差异化产品线。数据显示,商超企业通过自有品牌建设使综合毛利率提升3-5个百分点。
消费者对品质与个性化的追求催生新品类爆发式增长:美团小象超市的"手作糯米烧卖"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89%;盒马鲜生"烘焙瑞士卷"系列复购率达34%,带动其生鲜食品板块收入增长21%。值得注意的是,谷饲鲜鸡蛋、精酿啤酒等特色商品在商超渠道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远高于传统快消品增速。
尽管自有品牌市场空间广阔,但同质化竞争仍存隐忧。2025年上半年第三方调查显示,18%消费者认为商超自有产品存在质量波动,23%对创新速度不满意。专家指出,企业需避免低价低质标签,应聚焦"品质+差异化"战略:中百集团通过推出300余款自有商品建立细分优势;红旗连锁则运用数字化工具实现精准选品,其"高质低价"策略使客群留存率提升15%。
2025年商超行业数据显示,自有品牌已成为企业破局的关键路径。随着供应链效率持续优化和消费者需求升级,预计到2026年该品类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然而,企业需警惕同质化陷阱,在产品研发、质量管控及品牌塑造上构建长期竞争力。未来商超竞争的制高点,必将落在如何通过自有品牌实现"价值创造"而非简单的价格战。(数据来源:行业统计报告及上市公司公开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