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2023年底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30亿台,以旧换新释放消费潜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家电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通过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激活消费市场。截至2025年8月,相关政策已带动超过6,600万名消费者参与12大类家电的更新置换,累计购入产品超1.09亿台。在绿色转型与消费升级叠加背景下,家电行业正成为拉动内需的关键领域,其投资价值及重点企业的市场布局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分析政策成效、产业链机遇与挑战,为行业参与者提供参考依据。
自2025年加力扩围以来,我国以旧换新政策覆盖品类从8类增至12类,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数据显示,去年中央投入1,5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各地实施以旧换新,推动全国销售量达6,200万台,直接拉动消费近2,700亿元,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12.3%。同时,废旧家电回收与拆解体系加速完善:2024年重点企业回收量同比提升14.8%,规范拆解量增长20%,推动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投资分析及家电重点企业视角
头部企业在政策红利下率先受益。例如,通过优化“以旧换新+智能升级”服务模式,部分龙头企业实现了市场占有率与利润率的双重提升。此外,空调、冰箱等夏季热销品类在2025年入夏后销量持续攀升,反映出消费者对节能、智能化产品的偏好。
尽管政策成效显著,但行业仍面临结构性堵点。截至2023年底,我国主要家电保有量已超30亿台,潜在更新需求巨大,但部分三四线城市中小型经销商因资金周转困难,难以快速响应补贴政策落地。例如,在垫资兑现环节,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制约了其参与积极性。
投资分析及家电重点企业对策建议
为破解这一瓶颈,江苏、浙江等地通过“金融支持+流程优化”模式提供经验借鉴:包括建立补贴预拨机制、强化过程监管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性融资产品,并推动重点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搭建数字化平台,实时追踪交旧、购新、拆解全流程数据。
以旧换新政不仅刺激消费端需求,更加速了产业链后端的环保化进程。通过构建“回收—拆解—再生”全链条体系,家电重点企业正推动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例如,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数据显示,规范拆解量在2024年增长超两成,但非正规渠道仍存在监管盲区。
投资分析及家电重点企业责任延伸
未来,需完善废旧家电处理标准并强化数字化监管。建议重点企业通过自建或联合第三方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匹配回收需求,并严防“骗补套补”行为。同时,政策鼓励行业头部企业向绿色制造倾斜,推动产品设计阶段的可拆解性与环保材料应用。
家电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5年以旧换新政的持续加码,不仅释放了超30亿台存量家电的更新需求,更重塑了行业生态。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创新与消费者参与的协同作用,家电产业正从传统制造向绿色循环模式转型。随着回收体系完善及智能化升级加速,行业投资潜力将持续凸显,而破解中小经销商资金压力、强化产业链协同将成为下一阶段关键任务。在消费需求升级与双碳目标推动下,家电市场有望成为稳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