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基于行业数据与市场环境分析,截至2025年上半年,该集团通过系统性改革实现管理优化、人才升级和成本管控的多维突破。
近年来,在国家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甘肃省以"强工业"战略为牵引,密集出台支持电气产业升级的政策组合拳。面对复杂经济环境与行业竞争加剧态势,甘肃电气集团主动对接全省产业规划与国企改革要求,聚焦管理效能、人才结构和成本控制三大核心领域实施深度改革。通过精准施策与创新驱动,上半年实现经营质量显著提升,在市场竞争中展现了国有企业改革活力。
甘肃电气集团积极响应国家"瘦身健体"要求,以扁平化管理为核心推进组织架构改革。通过实施"总部机关化"治理专项行动,集团将二级子公司数量从22户压缩至13户(降幅40.91%),并推动所属企业机构精简37.23%,其中长城电工职能部室由8个缩减为5个。这种以"小总部+大产业"模式重构的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了决策效率与资源调配能力。数据显示,集团通过层级压减实现管理效率提升超20%,为后续业务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人员结构优化方面,集团紧扣"优员增效"目标,动态调整用工规模至5510人(较年初减少272人),并同步推动管理人员占比下降。通过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等机制,320名管理岗员工向技术研发、市场营销及一线岗位分流,技术类人才引进达86人。值得关注的是,集团强化年轻科研力量培养,鼓励35岁以下科技人员牵头研发项目,为技术创新注入新动能。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力资源重组,使职工队伍与电气产业高端化发展方向实现精准匹配。
面对行业降本增效压力,集团将成本控制贯穿生产全流程。通过应收账款专项清收(降幅4.75%)、物资集采优化及低效资产处置等手段,上半年累计节支6013.98万元。在技术研发端,各子公司聚焦电气产品工艺升级:长开公司通过开关柜结构改进节省成本320万元;二一三公司以磁铁清洗技术革新降低生产支出350万元;天传所则通过生产流程优化实现降本120万元。这些举措不仅推动集团"两金"占用率下降2.05%,更增强了其在智能电网、新能源装备等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成效与展望:深化改革释放电气产业新动能
截至2025年6月底,甘肃电气集团通过"减级增效""优员增效""降本增效"三管齐下,在法人户数压减(至52户)、人员结构优化、成本控制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这些改革成果的实现,既得益于甘肃省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政策红利,也彰显了国有企业在管理体制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未来,随着电气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趋势加速,集团将持续深化"管理-人才-技术"协同机制,在新能源装备研发、智能电网建设等领域开拓更大发展空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