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H1化工行业分化加剧,龙头企业展现成本控制韧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化工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在宏观经济温和复苏背景下,2025上半年化工行业呈现结构性分化的特征。基础化学品价格波动显著影响企业盈利水平,而资源禀赋突出、产业链布局完善的头部企业则通过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巩固市场地位。某主营天然碱及尿素的化工重点企业在Q2业绩表现中展现出典型韧性:尽管整体营收同比下滑16.31%至59.16亿元,但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18.96%,印证了其在资源端与成本控制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2025年上半年,动力煤价格下跌带动尿素生产成本下降,推动该企业Q2单季尿素价差环比扩大至909元/吨(+22.26%)。通过对比内蒙古地区市场数据可见,其天然碱产品吨营业成本降至741元(同比-12.31%),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一表现验证了资源型化工企业依托自有矿产的降本优势,在煤炭等能源价格波动周期中具备更强盈利稳定性。
该企业在内蒙古阿拉善布局的二期280万吨/年纯碱及40万吨/年小苏打项目,预计于2025年底投料试车,将推动其纯碱总产能突破至行业前五。同步规划的120万吨碳回收小苏打项目,则通过整合生产副产物(二氧化碳与含碱母液)及绿电资源,实现产业链"吃干榨净"的闭环模式。这种纵向延伸策略不仅提升资源利用率,更在光伏玻璃等新兴需求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据测算,新增产能完全释放后可贡献年均超5亿元增量利润。
当前纯碱市场呈现"两极分化"态势:传统氨碱法企业面临高能耗与环保压力,而天然碱工艺凭借低成本(如某企业银根化工产品均价较河南产区低30%以上)占据成本曲线最优端。从投资视角看,该企业2025-2027年预测EPS为0.46/0.56/0.58元,对应PE 12.7/10.4/10.1倍,估值处于历史分位数低位。若考虑在建项目投产后产能弹性(纯碱总产能+23%、小苏打产能翻倍),其业绩增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需关注的风险点包括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导致下游玻璃、化肥需求疲软,以及新建项目进度延迟对盈利兑现的影响。但该企业已通过多举措增强抗风险能力:一方面锁定长期煤炭采购协议保障原料稳定;另一方面依托参股的蒙大矿业获取投资收益(Q2环比仅微降3.1%),形成"资源+制造+投资"三重利润护城河。
在化工行业加速整合的背景下,该企业凭借天然碱矿产资源、成本控制能力和产业链延伸战略,正在重塑市场格局。随着新增产能2025年底落地,其成长天花板将进一步抬升。当前估值水平未充分体现未来三年年均14%以上的净利润复合增速潜力,在新能源材料需求增长与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双重逻辑下,该标的具备长期配置价值。